人气 12262

生产管理与生产计划 [复制链接]

未知 2012-12-7 00:00:00
企业的生产计划工作,从性质和内容看,它既与计划管理相联系,又与生产管理相衔接,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在研究生产计划之前,对生产管理的概念和企业的生产计划工作在整个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一个墓本的了解。
  工业企业的管理,包括对于企业与社会经济的流通、分配、消费等过程相联系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原材料、动力等物资供应,产品销售,市场调查与预测,对用户的服务,以及设备、劳动力的调整与补充等)的管理即经营管理,以及对于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的管理,即生产管理;而生产管理又有广义的生产管理和狭义的生产管理之分。
  广义的生产管理,指的是对各个生产活动全过程(包括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的管理。它是对企业从原材料、设备、动力、资金、劳动力进厂(输入),经过生产转换系统(生产组织的活动过程)—从设计、工艺、工装制造、生产、检验、包装入库直到商品出厂(输出),一直到协后服务的全过程的全面生产管理。这种生产管理具有全面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现代生产管理,就是要着眼于全面的生产管理。它要求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中,用系统的观点、思想和方法,从企业的总体上来考虑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运用科学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达到优质、高产、低耗、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获得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
  狭义生产管理,指的是对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的管理,也就是生产作业部分的管理。它的基本任务是进行生产能力的核算与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合理地安排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做好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保证在制品与零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正常协调衔接,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进行指挥调度,组织均衡生产。生产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产品能按质、按量、按期制造出来。从狭义的生产管理出发,从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到生产计划的实际完成,生产管理部门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往往是怎样合理地组织生产和使生产效率提高,很少注意经济效果。这种管理的指导思想、内容和目的,显然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与提高经济效果的要求不相符合的。从本章起所介绍的生产管理的内容(生产计划,均衡生产,期量标准与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准备与调度,在制品管理与统计等章节),虽然是属于狭义的生产管理体系,但是均注意到提高经济效果的生产管理要求,包括了生产计划指标的优化方法和生产控制的优化方法等内容,以满足实际工作者的需要。
  企业的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龙头和起点,是企业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核心和主体,是编制其它计划的墓础和依据。它规定着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质量、产值(工业总产值、商品产值、净产值)和出产期限等企业计划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反映出一个企业对四化贡献的大小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一个企业要搞好生产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生产计划工作。
  企业的生产计划也称生产大纲。它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给企业的国家计划指标、市场预测资料、订货合同和有关文件指示精神为依据,结合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上期计划完成情况、生产协作、在制品和其它物资库存情况,通过对厂内外各种条件的科学分析,制订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先进而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
  企业生产计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有:生产能力的核算与平衡,生产计划各项指标的确定,合理安排产品出产进度,对生产计划执右情况的检查、分析与调整。
zzs1808 2019-5-26 07:28:17
顶起出售广告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6-13 18:03 , Processed in 0.2183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