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厂实施精益生产的应实现的目标:
工厂实现精益生产的主要KPI指标是质量的高可靠性、交货周期缩短(=加工周期)、交货绩效(准时交货率)、成本(周转天数)柔韧性与灵活性。
(1),客户的定单及时地传递到生产线或最后工序,工厂据此进行生产,成品立刻出货,库存基本没有。能进行按定单生产的流动生产线。
(2),实现生产周期时间的缩短,目标是让生产周期时间等于产品加工时间,使生产的周期时间比客户要求的交货期还要短,这样就能够进行平准化(均衡化)生产,生产就可以迅速对应量的变化和品种的变化,也就形成了JIT的生产(只在必要的时候-时机、只以必要的数量、只生产“现在”必要的产品)。
注:(生产周期时间=搬运时间+产品加工时间+检查时间+滞留时间)
(3),建立流动生产线,使中间在制品的库存最小。
(4),不断深入推进一个流化。实施JIT和自働化;在整齐有序的流动中,强有力的生产现场管理,质量监控,有极高的生产效率和低成本能力,改善建议活动持续。
2、员工实施精益生产应实现的目标
(1),工序工位及其周边物料的放置方法,放置场地都有明确的规定(定位),没有多余。5S管理咨询做得到位,设备备件地板等没有脏污,安全和工作环境没有问题,工作场所很清爽很利落。
(2),作业标准化在各工序工位齐全,作业按标准作业进行,充满节奏感,人员动作中没有浪费,标准作业的修订也及时进行,加工时间缩短不断改善。
(3),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做得好,实现多能工化。作业人员是能力水平极高的技能团队,管理人员能密切把握实际状况,进行公正公平的人事管理,及时评价及时使用人才。
(4),管理者的持续改善意识和愿望很高,不断向更高水平、新标准挑战,热心于对人员的教育培训,在职培训做得扎实。
(5),整个现场改善愿望强烈,员工的改善提案多,实现提案制度和小组活动。
3、车间实施精益生产应实现的目标:
(1),目视管理使可视化做到位。有异常发生时能迅速发现和处理对应。
(2),从省人化(减人)向少人化,打破定员制思维不断推进改善,能根据生产量的变动,高效率地调整人员配置,生产效率不减而人员能灵活调整。
(3),实现标准作业,标准作业的核心是产品以能销售的速度进行工作,工作饱和度,保持稳定(平准化、均衡化),确立起生产无过多也无不足的管理体制,这涉及到运行组织机制、指令机制、人员素养习惯、人员积极性行动风格等方面。标准作业的修订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原则上每月1次。
(4),先选择一个车间,采取单元式流水线生产,物料的传递方法以一个流为原则,各工序间实现同期化,没有多余的中间在制品,必要的标准持有量除外。在很难实现1个流的设备型生产线上,以最大限度的极小批量进行生产。
(5),生产以后工序领取的方式进行,原则上工序和工序之间运用看板连接。全部工序形成一个一气贯通的没有浪费的流动,防止过多生产。
(6),对应工序内品质不良、部件材料不良、设备故障、短暂停顿、小故障等的对策和预防对策能够彻底建立和应用。建立品质保证的生产工序,工序内不良为0化。
(7),指导外包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的信息传递手段看板化,提高QCD水平,提高的持续改善的能力并有体制保证,达到部件材料无停滞地JIT地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