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3789

五大“心理学谬论” [复制链接]

时时钟无艳 2022-4-28 11:28:23
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欢迎,众多传播心理学通俗知识的图书、杂志、网络等媒体备受普通非心理学专业人士所喜欢。这些媒体为大众提供了关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职业生涯、情感生活等许多生活领域的成堆建议,引导人们超越坎坷的人生。
但是,也有不少媒体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学谬论”,甚至还有些自诩为心理专家、健康专家的人,也在传播不可靠不可信的心理学信息和指导。下面揭示的就是五大“心理学谬论”。
  谬论一:发泄怒火有利健康
  人们总是认为,发泄怒火比抑制愤怒更健康。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他发现,观看悲剧表演有助于宣泄负面情绪、熄灭怒火。
  大众传媒也使我们确信愤怒是魔鬼,必须通过“大发脾气”、“泄出心中怒火”来抚平。一些流行疗法鼓励人们生气时尖叫、打枕头或往墙上扔球。践行“原始尖叫疗法”的医师都相信,心理上受到干扰的成年人必须声嘶力竭地咆哮,或用其他方法,从童年时被冷落或受伤害等经历导致的精神痛苦中解脱出来。
  然而40多年来的研究显示,发泄愤怒实际上会增加攻击性。在一项实验中,受到别人冒犯后猛敲钉子发泄怒火的人,变得比没有敲钉子的人更加刻薄。美国心理学家克雷格·安德森和布拉德·布什曼发表的一篇涉及35项研究的文献综述表明:玩暴力电脑游戏会增加人们在日常社会情境中的攻击性。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利特雷尔认为:只有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或者进行过意在减少挫败感的沟通,发泄怒火才有效。所以,如果因同伴一再忽略你的感受而不爽,冲对方咆哮不会改善境况,但冷静而果断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我觉得你可能不是故意的,但你这么做让我没法和你愉快相处”)通常能平息自己的怒火。
  为什么这个谬论如此风行?或许是因为,把愤怒发泄出来让人们感觉立刻“爽了”,不过大多数时候,愤怒会自己平息。
  谬论二:因材施教无差生
  把“学习方式”输入搜索引擎,你会找到数十个网站,声称可以在几分钟内测出适合你的学习方式。这是以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为前提的:当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匹配时,学生才能学得最好。它暗示,如果教学方式相匹配,所有学生都能学得很好,或者学得同样好。
  在大多数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这一观点已被奉为圭臬,许多畅销图书和讲习班都对该观点大加颂扬。然而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很难被可靠地区分,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不同情境中常常显示出很大差异。比如一个孩子可能在美术课上表现出一种方式,而在数学课上表现出另一种方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数研究没能证明“匹配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能提高学生的分数。反而是一些不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通用教学法——比如对学生寄予厚望、为他们提供动力以及实现目标的技巧等——获得的效果更好。
  至于“匹配式”教学法鼓励对学生扬长避短进行教学,实际上可能会适得其反。从长远来看,学生需要学会弥补缺点,而不是一味逃避。
谬论三:积极心态治愈癌症
  享誉美国电视台和电台脱口秀节目的健康专家西瓦妮·古德曼博士,在《攻克/预防癌症和其他疾病的9个步骤》一书中表示,她的癌症是消极心态导致的——因为她潜意识里讨厌做一个女人;自从发现自己的心态有害健康,她就把心态转变成了能产生“容光焕发的健康”的治疗方法。大量书籍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积极心态可以阻止癌细胞扩散。
  大多数幸存下来的女性癌症患者似乎都同意这一点。然而,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乐观主义是癌症救星”这一观点。大多数研究没能在癌症风险与压力或情绪之间找到联系。事实上,几项调查显示,与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的女性相比,工作压力较大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低。科学家也一直没能发现积极心态和癌症康复之间的联系。
  美国记者兼社会评论家芭芭拉·埃伦瑞克在《真相:积极心态的恶性推广侵蚀了美国》一书中,质疑了心态的治疗作用。她还严厉责备所谓的“癌症文化”,这种文化强迫癌症患者相信,积极乐观的态度能治愈他们,或者能保留他们的尊严。相反,艾伦瑞克力劝乳腺癌患者采用一种“谨慎的现实主义”态度,而不是将自己掩藏在伪装的快乐外表下。
  通过寻求高质量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联系朋友和家人、时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标,癌症患者可以减轻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重负。他们还可以从已确认的科学发现中获得安慰:他们的心态、情绪和压力经历并不是致病原因。
谬论四:面对死亡必然经历五阶段
  许多心理和生理健康专家,都熟记瑞士裔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的“死亡经历五阶段”理论,即人们临死时必然经历以下转变过程: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
  根据这一理论,当得知自己将死,我们首先会告诉自己那不是真的(否认);当意识到事实的确如此时,就会变得愤怒不已(愤怒);接下来再徒劳地寻求推迟死亡的办法,比如告诉自己还要活着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讨价还价);再之后意识到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就会感到很悲伤(沮丧);最终理解这是不可避免的结局,镇定、平和地接受(接受)。
  北美和英国许多学习医学、护理和社会服务的学生,都将这一理论作为他们专业学习的一部分。现在它已不局限于死亡,人们普遍认为,任何重大心理创伤引发的悲伤情绪都会经历同样的心理处理过程。
  尽管库布勒-罗斯的理论很流行,但它缺乏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许多临死的人都跳过了一个或多个库布勒-罗斯定义的阶段,甚至顺序颠倒。例如一些人最初接受了自己将要死亡的事实,随后又极力否认。200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康涅狄格州233位刚刚丧偶的居民中,人们得知丧偶消息时最初的主要反应是接受,而不是否认。
  库布勒-罗斯的理论之所以抓住众人的心,或许是因为它让人觉得对无法掌控的事件具有了预知能力。可怕的死亡经历被归结为一系列定义明确的阶段,最后归结为平心静气地接受,这样的观点令人欣慰。然而事实上,每个人的死亡过程并不都是遵循着同样的路径,就像每个人活着的轨迹都各不相同。
谬论五:越老越悲伤
  想象这样一个人:他抑郁,脾气古怪,孤独,而且健忘。是不是有个老人的形象闪现在你脑海中?美国一项调查显示,65%的心理系学生认为“多数老人寂寞孤单”。而64%的医学系学生同意“重度抑郁症在老年人中更普遍”。
  早在童年时期,人们就开始接触由媒体刻画的种种靠不住的老年人形象。一项对迪斯尼儿童电影的调查发现,42%的老年角色都具有不够乐观、健忘以及想入非非等特征。如此不招人待见的形象在青少年电影中也非常普遍。
  年轻人预测人越老越不幸福,但调查显示老年人比年轻人幸福感更强。一项针对2.8万名美国人进行的研究显示,1/3的88岁老人自称“非常幸福”,而最幸福的人也是最年长的人;年龄每增加10岁,感觉幸福的人就增加5%;25岁至45岁之间的人患抑郁症的比例最高;最幸福人群是65岁以上的男性。美国心理学家劳拉·卡斯滕森的研究证明,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可能回忆起积极而非消极的往事,部分原因或许是,他们通常对生活抱以惊人的乐观态度。
  认知能力并不随年龄增长而显著衰退。随着年华逝去,我们确实会记忆力减退,但即使到了80岁,只要没什么重大疾病影响大脑,一般人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并不会比几十年前差多少。关于创造性成就的研究显示,在一些学科(如历史或科幻写作)中,许多人都是在50多岁甚至更老时才创作出他们最好的作品。
引自:《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 23:22 , Processed in 0.2087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