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0360

TPM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未知 2013-1-17 00:00:00
什么是TPM?
  全面生产维护(TPM)是一个维护程序的概念。
  TPM的全称为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
  以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
  以“5S活动”为基础
  从总经理到一线员工的全体成员为主体
  以相互连接的小组活动形式
  以设备及物流为切入点进行思考
  创造整合有机的生产体系
  TPM的发展历史:
  1事后维修
  (BM:BreakdownMaintenance)
  故障后再维护;
  1950年以前
  2改良维修
  (CM:CorrectiveMaintenance)
  查找薄弱部位对其进行改良
  1950年以后
  3预防维修
  (PMreventiveMaintenance)
  对周期性故障提出的维护
  1955年前后
  6全面生产维护
  (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
  全员参加型的保养
  1980年以后
  5生产维修
  (PM:ProductiveMaintenance)
  综合上述维护方法,系统的维护方案
  1960年前后
  4维修预防
  (MP:MaintenancePrevention)
  设计不发生故障的设备,设备FMEA
  1960年前后
  TPM与TQM的关系:TPM是TQM演变而来的.
  TQM是W.EdwardsDeming博士在影响日本工业的直接效果下发展得来.
  Deming博士是在二战结束不久后在日本开始工作的,作为一个统计学家,他首次向日本人展示了如何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统计分析和如何在制造过程中使用效果数据来控制质量。由日本工作理论建立的早期统计程序和效果质量控制概念很快成为日本工业的—种生存方式,这种新的制造概念最终被命名为全面质量管理(TQM)。
  当工厂维护的问题作为TQM程序部分被检查出来,一些通用概念看起来在维护环境中就不太适合或不能发挥作用。原始的TQM概念做了一些修正。这些调整将维护提升至全面质量管理程序的一个重要部分
  TPM是一个以制造业领先的创新,强调人的重要性。一个“能做”和“持续改进”理论、生产的重要性和维护员工共同协作。它作为一个全面制造学的关键剖分被阐述出来。实质上说,TPM试图重塑组织以释放其本身的潜能。
  TPM定义及特点:
  定义:TPM是日本现代设备管理维修制度,它是以达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全系统,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员参加,依靠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来推行的生产维修,概括为:T----全员、全系统、全效率,PM---生产维修(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
  TPM目标:
  全面生产维修(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TPM)是消除停机时间最有力的措施,包括例行维修、预测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和立即维修四种基本维修方式。
  例行维修:操作工和维修工每天所作的维修活动,需要定期对机器进行保养。
  预测性维修:利用测量手段分析技术预测潜在的故障,保证生产设备不会因机器故障而造成时间上的损失。其意义在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预防性维修:为每一台机器编制档案,记录所有的维修计划和维修纪录。对机器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做好彻底、严格的保养,适时更换零部件,保证机器不发生意外故障。
  立即维修:当有故障发生时,维修人员要召之即来,随叫随到,及时处理。
  TPM的目标是零缺陷、无停机时间,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要达到此目标,必须致力于消除产生故障的根源,而不是仅仅处理好日常表现的症状。
  TPM主要内容:日常点检、定期检查、计划修理、改善修理、故障修理、维修记录分析。
  TPM的前提----推行5S活动
  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TPM(全面生产维护管理)的前提,是TQM(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ISO16949有效推行的保证。
  5S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实施ISO、TQM、TPM等活动的效果是隐蔽的、长期性的,一时难以看到显著的效果。而5S活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如果在推行ISO、TQM、TPM等活动的过程中导入5S,可以通过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效果来增强企业员工的信心。
  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5S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这又决定了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ISO、TPM、TQM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行。
  通过5S活动,从现场管理着手改进企业"体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PM的主要手段——OEE
  TPM使用的主要手段名为设备综合效率(OEE: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
  这个数字与六大损失相关联:
  1.故障/停机损失(EquipmentFailure/BreakdownLosses)
  2.换装和调试损失(SetupandAdjustment)
  3.空闲和暂停损失(IdlingandMinorStoppageLosses)
  4.减速损失(ReducedSpeedLosses)
  5.质量缺陷和返工(QualityDefectsandRework)
  6.启动损失(StartupLosses)
  三个可测量: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和合格品率。
  当来自时间,速度,质量的损失被综合在一起,最终OEE数字反映出任何设备或生产线的运行状况。
  TPM被鼓励用来设定OEE目标和来自这些目标的测量偏差,然后问题解决组试图来消减差异,加强业绩。
  设备效率:
  设备效率(EquipmentEffectiveness)是指利用设备进行生产施工所产生的附加值(Value-added)的一种测度。附加值是由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资源成本(材料和劳动力等)而形成的,然后分解为利润、工资和税金。利润归属于投资者,工资归属于劳动者(包括经营者),税金归属于政府,所以附加值体现了投资者、劳动者、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
  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
  设备综合效率=时间开动率X性能开动率X合格品率
  时间开动率=净运行时间/运行时间
  性能开动率=实际生产数量X理论加工节拍/净运行时间
  合格品率=合格品数/总投料数
  设备利用率=负荷时间/设备应开动时间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是由每一工作中心决定的,但每个因素的重要性,因产品、设备、和涉及生产系统的特征不同而异。例如,若机器故障率很高,那么时间开动率会很低;若设备的短暂停机很多,则性能开动率就会很低,只有三者数值都很大时,设备综合效率才会提高。
  故障/停机损失(EquipmentFailure/BreakdownLosses)
  故障停机/损失是指故障停机造成时间损失和由于生产缺陷产品导致数量损失。因偶发故障造成的突然的、显著的设备故障通常是明显的并易于纠正;而频繁的、或慢性的微小故障则经常被忽略或遗漏。由于偶发性故障在整个损失中占较大比例,所以许多企业都投入了大量时间努力寻找避免这种故障,然而,要消除这些偶发性故障是很困难的。所以,必须进行提高设备可靠度的研究,要使设备效率最大化,必须使故障减小到零,因此,首先需要改变传统故障维修中放为故障是不可避免的观点。
  换装和调试损失(SetupandAdjustment)
  因换装和调试而导致停机和产生废品所造成的损失(Losses)一般发生在当一个产品的生产完成后,因生产另一种产品进行换装和调试的时候。为了达到单一时间内的换装(少于10分钟),可以通过明确区分内换装时间(在机器停机后才能完成操作)和外换装时间(在机器运转时可以完成操作),以及减少内换装时间来减少整个换装时间损失。
  空闲和暂停损失(IdlingandMinorStoppageLosses)
  空闲和暂停损失是指由于误操作而停顿或机器空闲时发生短暂停顿而产生这种损失。例如,有些工件阻塞了滑槽顶端,导致了设备空闲;因生产了有缺陷产品,传感器报警而关闭了设备。很明显,这种停顿有别于故障停工,因为除去阻塞的工件和重新启动设备即可恢复生产。
  减速损失(ReducedSpeedLosses)
  减速损失是指设计速度与实际速度的差别。速度损失对设备效率的发挥产生了较大障碍,应当仔细研究,以消除设计速度和实际速度二者之间的差别。
  设备实际速度低于设计速度或理想速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机械问题和质量缺陷,历史问题或者设备超负荷等。通常,通过揭示潜在的设备缺陷,谨慎地提高操作者的速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质量缺陷和返工(QualityDefectsandRework)
  质量损失是指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缺陷和返工,通常,偶然性缺陷很容易重调设备至正常状态来消除,这些缺陷包括缺陷数的突然增加或其它明显的现象。而慢性缺陷的原因难于发现,常被遗漏或忽略,需要返工的缺陷发也属于慢性损失。
  开工损失(StartupLosses)
  开工损失是在生产的初期阶段(从设备启动到稳定生产)产生的损失。这些损失的数量因工序状态的稳定性,设备、夹具和模具的维护水平,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等的不同而异。这项损失较大,而且是潜在的。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不加鉴别地认为产生开工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很少加以消除。
  时间开动率(OperatingRate/Availability):
  是用停机时间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统计时间开动率主要是严格区分设备计划内停机时间与设备计划外停机时间,并通过减少和控制设备计划停机时间来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减少和控制设备计划外停机时间来提高时间开动率。
  ●计划停机时间
  =日常维护保养时间+交接班时间+一级保养时间+换模试模时间+计划维修时间+达产的停机时间+其它计划中规定的时间
  ●计划外停机时间
  =故障时间+工装及模具故障时间+工艺调试时间+待料时间+其它计划外停机时间
  计算负荷时间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应对所有时间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在生产计划中有所安排。在负荷时间确定后,计算净运行时间的关键是要求准确记录各种原始计划外停机时间和小故障停机时间。计划外停机时间可分为五大类,见下表,主要是为便于查找停机原因和考核部门工作。
  性能开动率(PerformanceRate)
  是以设备的性能和速度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净开动率低,说明设备小故障停机时间多,设备可靠性差;速度开动率低,或操作工水平差,没能全面掌握设备的性能,发挥设备的潜力,或是设备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性能劣化,不能满负荷工作。
  统计性能开动率应准确确定设备的理论周期时间和设备的实际周期时间,理论周期时间是企业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志。实际周期时间测算准确,生产计划安排才能准确,才有零库存的生产框架。缩小理论周期时间与实际周期时间的差距,才能提高设备性能开动率。
  合格品率(QualityRate)
  是用设备的生产精度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合格品率低,或是该设备不适合于该工序的生产,或是设备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造成设备精度劣化。设备综合效率统计中的合格品率与质管部门统计的合格品率有些不同,这里对合格品数规定如下:
  合格品数=投料数—(启动废品+过程废品+返修品+实验品)
  设备运行水平及全面生产维护的效果评估
  设备综合效率的提高,是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是以少量的输入产生良好的输出效果。
  产量(P-Production):需要完成的生产任务,即设备的生产效率要高。
  质量(Q-Quality):能保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即设备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成本(C-Cost):产品成本要低,即设备能源、原材料等耗费少。
  交货期(D-Delivery):设备故障少,不耽误合同规定的交货期。
  安全(S-Safety):设备的安全性能好,设备对环境污染小,文明生产。
  士气、劳动情绪(M—Morale):人机匹配关系较好,使作业人员保持旺盛的工作情绪。
  实行TPM的有形效果:
  全员意识的彻底变化。(自己的设备自己管理的自信,排除了扯皮怪圈)
  上下级内部信息交流通畅。(充满活力的企业循环,保证决策的准确)
  设备效率的提高增强了企业体质。(提升管理竞争力,能抵御任何风险)
  改善力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并实现了自我。(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明亮的现场使客户感动。(企业与顾客的双赢)
  建立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快速与国际接轨,企业创新有工具)
石化管理处 2019-5-26 12:49:09
我靠!看来医生是都疯了!要不怎么让他出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03:22 , Processed in 0.2376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