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4498

[经典软文] 人終將戰勝機器嗎? [复制链接]

精益人 2022-4-17 18:28:30
現代工廠的誕生,把人變成機器的一部份,
泰勒的效率原則、福特的大量生產、豐田的流程改善,
一步步推動工作世界的節奏,影響數十億人。
知識經濟興起,資訊網路發達後,
人有可能戰勝機器?找回人的尊嚴?
菲得列克 溫斯洛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年出生於美國賓州的日耳曼城。他貢獻畢生的心力在改善工廠的效率上。當他在59歲生日過後的早晨辭世時,手裡拿著一個時鐘,這世界不再像從前一樣了。
在他工作的工廠中,他使工具和機械都標準化。終其一生他都奮鬥不懈,探求工業生產法則,致力改變因為不熟練、不恰當、無效的措施造成的人力浪費。
人與機械合一
泰勒像病理學家般地解剖工作,將動作的流程分解到最小的單位,測量它們所需的時間和空間,再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區分各種方法的好壞,最後達到他所要的方向:更高的產量、較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潤和更高的工資。
在他的想像裡,要將人和機械融合成一個有機體─一個「人與機械合一的系統」,達到工人和機器的最高使用效果。
泰勒在1911年把他的理論寫成了156頁的文章「科學的企業管理原則」,給這個初始世紀一句箴言:「直到現在,人格佔最重要地位,將來,組織和系統會取而代之,成為最重要的。」
不斷地將工作分解至最細的步驟,繼續決定了工作世界的節奏。大英百科全書中這樣寫著:「泰勒的理論,幾乎影響了每一個受到現代工業好處的國家。」經營管理理論大師彼得 杜拉克確信,不是馬克斯,而是泰勒、達爾文和弗洛伊德三人,賦予了現代世界形成的質素。
泰勒預見到一個決定往後90年經濟和社會命運的法則:
推動經濟的原動力並不是汽車、電話或飛機等90世紀任何單項偉大的發明。因為若不納入超越企業界限的技術系統中,它們是無法展現動力的。譬如燈泡,若沒有電力的供給,它還有什麼價值呢?所以,首先是擁有能夠夜以繼日供給每一個角落電力的技術,然後才能使得燈具發亮。這套系統並不只是可見的發電機和絕緣體,而是由一個看不見的網路所組成,它可將所有的工廠、銀行和國家的監督機構,聯結在一起。
這樣的一個生產系統被發明了,而且強加在後來每個工業國家的社會秩序之上。「經濟力」和「強國」融合成一個新的概念─「經濟國家」。
傳統的社會階級,如農人,沒落了,新的階級興起。經理人爬升到公司行號的最高階層;在20世紀初甚至形成了白領職員階級和藍領工人階級對立的局面。
第二次的工業革命從美國開始又所向披靡地蔓延開來。它的象徵就是所謂的生產線。從此以後,工業化又叫做大量生產,而大量生產又成為現代的同義詞。它不僅允諾要創造一個人工製造物的新世界,而且藉由它來宰治世界。
泰勒的想法僅僅建立了這理想世界大廈的一塊基石,亨利 福特的生產線則是另外一塊基石。然而,在大量生產中有關人工作的部分,其結果總與「泰勒主義」脫不了干係:永遠加快工廠中的節奏、生產線上令人癱瘓的無聊單調和具強迫性的控制─藉由不近人情的機器達成人的機械化。
福特生產線
    現代工廠的發源地,位於離底特律不遠的高地公園,就在曼徹斯特街和伍德渥大道的交會處。但是今天已很難聯想,這個街角就是當初工業大量生產濫觴的地方。只有一個超級市場的入口大廳,一個玻璃櫃當中,陳列著一輛精心修護的1912年份的福特T型汽車。就在它身上,亨利 福特實現了他的夢想:建造一輛人人都買得起的汽車。
    也因此,高地公園變成了福特博物館歷史學家鮑博 科西所說的「20世紀的發源地」。就在這個市郊,福特創設了他的第一個生產線工廠,而它也因此成為後繼者的模範。
    當1903年福特在底特律創立了福特汽車公司時,正當汽車製造的手工業方興未艾之際。當時,所有手工製造的奢侈品僅僅富有人負擔得起。因為手工生產都有相同的成本過高的問題,即使生產再多,都不能降低成本。
    「我將要為廣大的群眾製造一款汽車,」福特的解決方法清楚地表明了大量生產的基本思想:「不是去改善產品本身,而是改善生產製造流程,才能夠降低成本。」
人也被規格化
    福特革新了工業的生產─而生產線僅僅是其最後的結果。此後新汽車都要為大量生產而設計。拜規格化、特殊機器和統一的測量方法之賜,使得每一個組件都能恰到好處,而且可以被替換。
    自此以後,人也被規格化了。福特的工程師們不斷地把工作的流程分解到更小的部份。1908年,一個福特工人要花約514分鐘完成一個工作循環:裝配工人拖來必要的部份零件,設法拿到工具,組裝自己負責的部份,最後再將汽車整體組裝起來。1915年,當兩條兩公里長的金屬板製的組裝線在高地公園正式運行的時候,人們才在大量生產線中找到了位置:兩個螺帽裝在兩個螺絲上,不能向右看,也不能向左看。這時,一個組裝步驟平均只需要79秒。
    生產線不僅僅加快了工作節奏,而且也改變了社會。工作被強分為動手的和動腦的,而技術工人被一群受過訓練的生產線作業員所取代。過度的工作分工使得僱用新工人只需短短的幾分鐘。在生產線上工作的人也就如同他所組裝的汽車零件,隨時都可以被替代。
工程師躍上舞台
    然後是一群具有知識的專業工作者步上舞臺。首先只是一小群人,然而在我們的世紀末,他們已經成為未來的典型。工業工程師維持生產線的運轉,製造工程師設計新的生產機器,生產工程師構造新的運輸工具或零件。他們取代了舊式的工頭或領班,他們擁有的新原料是資訊和點子,他們不必去碰觸汽車,也不需要踏進生產大廳一步。
    最後推動生產的不再是人,是機器。面對這美麗新工作世界,人們心懷恐懼,想要逃避,卻也不能阻擋綿延往後數十年的趨勢。在工廠裡,機器的聲音勝過一切,工人不斷重複著雙手的動作,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顯得多餘。1915年高地公園出現了50多種語言,只有很少的工人會說英語。
    到了1927年,高地公園已不敷使用,福特於是又在底特律的附近設立了若基河工業區,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工業區,擁有超過十萬員工。它是垂直整合的巨型組織,幾乎涵括了一切煉煤廠、水泥和鑄造廠等。福特在巴西的一座生橡膠種植場,和明尼蘇達的礦砂場,提供原料給工廠,而負責載運的甚至是福特公司自己的船。
創設利潤中心
    然而,福特的計劃到達了極限而且陷入危機當中,不計其數的跟隨者在後來的數十年中也經歷了同樣的問題:大量生產者西門子的電話機敵不過後來競爭者的新機型;戴姆勒─賓士嘗試整合技術達到壟斷的夢想,由於缺乏協調的能力和經營管理的計劃而告失敗。
    只集中生產一種產品已經被證明是行不通的。競爭迫使產品的種類多樣化,尤其是通用汽車,它為不同階級的消費者生產不同價格和型式的汽車,且每年為每一種型式的汽車做一點小小的改變。多用途工具機降低了轉型的花費,而消費大眾也不再能長時間滿足於相同型式的產品。
    此外,通用汽車的老闆阿弗瑞德 史隆(Alfred Sloan)解決了一個福特無法解決的問題:龐大企業的經營管理。史隆將企業分解成各個利潤中心,由它們各自管理。通用汽車因而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汽車業者。
    大量生產和大量消費成為現代資本主義的完美化身。由生產過程、企業組織和市場拓展所混合成的「美國系統」,成為工業界拋出大量貨品的藍圖。這個系統的影響是巨大的,泰勒主義和福特主義如同致富的咒語一樣,毫不費力地跨越了種種意識型態的柵欄。
豐田式生產
    1950年代初期,豐田家族派遣工程師到美國的福特若基河區工廠,探索大量生產背後成功的秘密。
    豐田的生產系統,結合了傳統歐洲手工藝工作的機動性、品質,和美式大量生產的迅速、低成本。
    「瘦身」是它的方法,因為要盡量減少人力的工作、研發的時間、機器的投資和倉儲的空間。
    在日本的汽車廠中已呈現新工作世界的面貌,工人不再永遠做同一個動作,而是由一群訓練有素的工人,自成一個小團體,獨立負責比較多的工作程序。產品可以藉由工程師和工人間的一來一往獲得改善。工人已經能夠在任何時間因為問題的出現而停止生產線的運作。
    另外,豐田不希望自行製造所有的零件,而把重要的設計任務交給供應商,這樣一來發展出和生產夥伴間的緊密關係,一旦開始生產,他們必須負責即時地提供所有需要的零件。
    「豐田主義」使豐田在1980年登上世界第三大汽車製造的寶座,更改革了世界的工業生產。1990年麻省理工學院在一份龐大的比較研究中聲稱,日本方法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生產模式之後,引起所有企業的彷效,紛紛瘦身,結果在合理化的要求之下,許多人因此失業。
    效率的工業法則同樣也有適用於旅遊業、服務業和傳播業等其他經濟領域。到處可見到的是理性化的思想和泰勒化的工作模式。
知識經濟時代
    這個世紀末又面臨一個劇烈的轉變。一個資訊的和服務的社會正在形成,各處的工作結構都在改變。資本和技術,知識和生產設備,在世界各地都可取得。企業家也漸漸明白自己是這個全球社會的一份子,所在的國家只是眾多中的一個立足點。
    自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和鐵路發明之後,所有的限制即一一被超越;感謝網路和個人電腦,不必出門,也可以到達世界的每一個地方。
    現在由於網路已經進展到數位經濟的時代。拜網路普遍的規格所賜,數百萬人突然可以互相溝通甚至達成交易。今天有一大部份國民經濟的產值創造都奠基在資訊上,而不受地點的限制。
    貨品的壽命愈變愈短。不穩定的需求和不景氣的市場,改變了生產的要求。同時,工業國家顧客的要求變高,追求個性的結果使得產量下降。然而,大量生產的終點並不表示大量生產的結果。
    逐漸地,個別顧客在生產的新概念取代舊有的。
    舊品世界的個人化日益風行:精工提供三千種錶型滿足市場需求;飛利浦在全世界有八百多種電視型式在計劃中。《華爾街日報》在網路上為個別讀者提供特別剪裁的版面。
世界是個大網路
    當一個顧客從家用電腦鍵入想買的物品,而且向全世界去詢問價格的時候,首先會發生什麼事呢?誰又會告訴他什麼樣的價格呢?
    乍看之下,這似乎只是一個新的行銷管道,事實上這已經深深步入經濟的程序。一個特別的生產系統是必要的,它必須是靈活的、改革的,具有高技術大量生產的好處,而且能夠配合需求,生產少量的商品。
    關於21世紀的企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和同學們在一項對2015年的研究裡,提出兩個不同情況的假設,但它們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世界將來會成為一個極大的網絡。
    一個情況是,如同學者所說的,大型的壟斷企業將決定人類的生活。它們眾多的工廠網絡,稱為「虛擬的國家」,提供給工作人員一個家園。另一種情況則是,通用汽車或微軟的時代就像恐龍時代一樣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由小公司、小團體發展起來的網絡,它們只有在共同計劃的情況下結合。在2015年,美國的企業平均應該由16個工作夥伴所組成。
    兩種情況都可以找到例證。全球的大型企業,如克萊斯勒的形成,已經如日不落帝國一樣。而音響公司Dual卻是由一群人所組成,他們的產品都是經由一個遍及全世界的公司聯盟發展和製造的。最後的結論可能是:在一個資訊社會裡沒有一個統制的系統存在,而只有不斷的轉變。
人將戰勝機器
    本世紀初泰勒的企業經營管理方法,可能部份已成為骨董,但是他的「人與機器合一的系統」實際上仍相當具有效率。如果沒有人、機器和溝通三方面完美的組合,複雜而網絡化的現實則無法被控制。
    企業紛紛將自己改造成開放型公司所組成的網絡,視世界為一個唯一的超級市場。在其中,一切是可以購買的,如技術、才能、知識和資訊。這麼一來,相對於競爭者,更迅速、更好地學習,則是這些公司所具有的競爭優勢。
    工業社會的工作規範也在重新轉變。長期的工作已經不是衡量一切標準。獨立或不獨立,全時或部份時間、長期或短期工作的轉換所打亂的工作生態,已變成常規。美國社會學家塞尼特(Richard Sennett)在《新資本主義》一書中認為,「靈活的人類」踏上了舞台。
    百年來世上最有錢的人是石油大王,如洛克斐勒。現在則是以頭腦工作、擁有九百億美元資產的比爾 蓋茲。自然資源不再是財富的來源,非物質的知識財已經取而代之。
    「人力資源」成為現代經理人的原料,而且遍及全球。
    1912年,泰勒曾經為「第一流人才」在工作上的重要性而連續辯論數小時。意外地,人的重要性又再度顯現;人類的才智第一次成為直接的生產要素。如此一來,又帶給很多人實現一個古老夢想的希望─人類將會戰勝機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5-20 20:45 , Processed in 0.23611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