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0482

[经典软文] 如何理解“自工序完结”? [复制链接]

精益 2022-3-1 20:58:04
很早就听说丰田的“自工序完结”,但一直了解不多,这确实是一个缺失,于是今天想来边学习边分享这一承上启下的员工自改善方法,之所以叫承上启下,我认为工厂的改善从大到小可以分为QCC改善、自工序完结和合理化建议,下面展开谈下。
WHAT-什么是“自工序完结”?
定义
从字面理解自“工序完结”包含两个侧重点:一个是“自”,是自己去做,自己完成;另一个是“工序完结”,即把本工序的事情做好、做完,包含过程的一切沟通、判定和执行。总的来讲,就是自己要管控好自己工序的过程,自己对工序的结果负责。
发展历程
一、抽样统计之惑
1959年,丰田在导入TQC时,大野耐一出现一个概念:问题的发生到发现,这个过程的时间越长,找到“水龙头”,找到问题的“真因”的机会就低。比如做完200个产品,100分钟,抽样5个送去检验,15分钟,检验完成30分钟,信息反馈回现场,又15分钟,所以问题从发生到发现距离160分钟了。等到你发现有问题,要回来查原因了,这很可能是160分钟前发生的事情了,所以找不到原因,因为状态都已经破坏掉、条件都已经流失。
二、检具现场化的改善
大野耐一1960年现场的第 一个改善就是采用首检,做一个出来就检查,不等做100个才去抽样,他下了这个命令。 做完一个就去检查,问题是还要送到质保部去检查,再送回来。 所以61年的一个改善提案,提出了量测设备现场化,把他搬到现场。 做一个就在现场检查,省掉了送过去又送回来的过程,15分钟+15分钟,就变成发生到发现检查出来,30分钟。
三、快速检具与快速检测的改善
到了1962年,有个工人提出一个改善提案,在丰田出现了一次夹测。那个工人把两个游标卡尺放在一起,他说,我不想读“18.265”那个数字,我只想知道合格不合格,所以两把游标卡尺放在一起,一个调上限一个调下限,不用读不用比对,一卡就立马能够知道合格不合格。这个叫一次夹测。在丰田1962年的改善年册中,车间现场大部分改善都是在做快速检具快速检测。在此期间丰田能够做到每次产品一做出来就能够完成一次检测,所以一个节拍内就能发现y有没有错。可是要去查哪一个x发生偏离的时候,又出现了困难。
四、快速纠偏
1963年,丰田出现了第一个“把X的偏离目视化”的改善案例:螺丝紧固完成后在螺丝上画一条线。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案例,进入了丰田“改善名人堂”。当年丰田开始把所有控制参数目视化,改善年册中30%以上都是在做控制系统的目视化。所以到64年他们才能做到“一个节拍内就能测出y有问题,一个节拍内就能找到x有问题,一个节拍内就能就能把x纠正回来,让y恢复正常”。所以64年实现一拍控,丰田叫做快速纠偏。
五、快速纠偏到“三不”原则
64年获得戴明奖,很多记者采访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大野耐一也说不清楚,所以他说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三不,我们丰田要求每个岗位都做到三不。报纸登出来以后,所有的日本企业都在制定三不政策,变成一个管理要求。这叫“对结果的死板硬套”,他没有关注到丰田从59年到64年走完上述的改善过程,才实现了一个节拍内完成纠偏循环。有了纠偏循环,才能做到每个工位都做到“三不”,他是结果,他不能当成一个制度来要求。你不能死搬人家的结果,你要走这个改善过程,丰田花了5年才实现了“三不”。
六、从清除“欲罢不能”到自主序完结
1965年,丰田出现一个词,他很多改善报告上都提出了“欲罢不能”。生产任务完成了,不能马上走人,因为要清理现场。今天生产了118辆车子,但是零部件送来了120件,刚好一箱。还剩2个,所以要清点、填单、退库。所以66年一个改善提案影响了整个丰田,要求准量供应:今天生产多少个就发料多少个,就少了2次作业。到67年又出现一个改善提案,还是改“欲罢不能”,生产结束为什么还走不了,再填生产记录。所以提出生产记录由手工后填写改为生产中一路填写下来的。清理现场,清理塑料袋、包装箱,所以67年提出改善提案,所有进入车间的零部件都是裸体的,没有包材的。以前必须提前20分钟收工,清理“欲罢不能”。现在没有欲罢不能,能够让工作完美结束,这叫“自工序完结”。
从“快速纠偏”,到“三不”再加上“清除欲罢不能”,这叫做自工序完结。这个是丰田从59年改到68年,丰田才出现这个词“自工序完结”。
WHY-“自工序完结”有什么作用?
这是我自己的理解,供你参考!
1. 质量管理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TQM的核心是全员参与,而“自工序完结”的核心是自己对工序质量负责,这就形成了非常好的宏观和微观的互补。没有什么管理比员工自己管理自己来得更好,员工自己判断好坏,员工自己控制过程,这是积极主动工作实现公司利益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很好结合,也是质量管理的坚实基础。这一点我最近也很有感触,在我辅导的项目中,无一例外都会重点培养管理者、一线员工的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因为一切的改善都是员工做出来的,老师更多是在理清思路、找好方法、培养人。
2. 核心是“三不”原则
据统计,人为质量问题占了75%以上的质量问题,所以,解决人为质量问题,就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的质量问题,而解决质量问题的核心在于做到“三不”原则,即不接受、不制造、不流出不良。当然,说来简单,做好不易,员工要做到“三不”,一定需要明确的判定标准、检验方法和操作步骤,也需要有效的现场管理确保执行环节不打折扣,还需要持续的指导、监督、考核让大家形成习惯。
3. 本质是素养提升
前面说了,自工序完结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自”,即自己主动完成,本质是素养的提升,跟5S的最终目的一样。要提升一线员工有效完成工作和自发持续改善的意愿和能力,显然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推行精益最大的阻力所在(基于一线员工的素养情况),该如何提升?就是通过先把本工序的各项参数和变化点管控好,然后带做员工一起做改善,让他们看到工序上好的变化,然后他们才逐步有意愿和能力自己去做,这就是培养和提升一线员工素养的过程,这也是“自工序完结”的本质所在。
自工序完结是丰田精益思想落地的关键之一,真正把精益落地到基层,落地到一线,落地到一线员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9:51 , Processed in 0.2898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