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2613

《精益思想》珍藏版 精益生产书籍读后感 [复制链接]

精益 2021-2-9 21:26:01
《精益思想》书籍读后感
一、内容摘要
《精益思想》是詹姆斯沃麦克和丹尼尔琼斯花费 15 年的时间,通过他们自己的理论和实践
总结出来的, 核心内容就是消除浪费, 创造财富。 本书的成功就在于它对精益生产方式做了
很好的总结,为我们读者提供了精益的核心原则,作为企业的行动指南,同时用“浪费”将
传统现代企业不适应新经济的弊病表面化、 通俗化, 更易于企业理解和接受。 本书的作者通
过实地考察和了解了美国、 德国、日本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大小企业推行精益的实际情况和
心得后之作, 为准备跨入精益之门和进一步学习、 实施精益的人提供了最好的指南, 从而成
为精益方面的经典著作。本书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精益原则阐述了 muda,并指出了解决 muda 的办法,同时指明了实行精益思
想的流程,要从价值、价值流、流动和拉动出发,到最后达到尽善尽美,从而帮助很多行业
在商业中创造持久的财富;
第二部分从思想到行动, 达到精益的飞跃: 本章通过举出简单复杂的事例和大丰田、 小
昭和的案例说明了若想用好精益原理, 达到企业的飞跃, 首先就要从心里出发, 企业上下都
要用心接受精益的精髓思想, 同时学以致用, 练到如火纯情的地步, 以致达到企业的尽善尽
美,否则在竞争大社会里,企业是很难生存下来的;
第三部分精益企业:是为消费者正确地确定价值,避免沿价值流的每个企业通常倾向,
即: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出发对价值做出不同的评价, 通过企业主动把具体产品的价值流动
渠道摆出来, 正确的确定价值, 并在用户拉动的时候追求尽善尽美, 以致让整个价值流连续
摆动起来。 最后又说出了精益思想不但可以用在生产企业, 在服务业、 建筑业等方面都可以
应用。
二、概述
精益思想 (Lean Thinking )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丰田发明的精益生产方式,它是大野耐
一在实践中得到的, 其核心是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地配置和利用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 消
除生产全过程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追求“尽善尽美” ,达到增强企业适应市
场多元需求的应变能力, 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它出现的数十年, 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缩短了开发和制造的周期、显著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而且精益制造还创造了工业企
业再造的奇迹, 在汽车、 航空、 电子等高技术行业被作为新一代工业革命在推广着,精益思
想更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归纳了精益生产中所包含的新的管理思维, 并将精益方式扩大到制
造业以外的所有领域, 尤其是第三产业, 把精益生产方法外延到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 不再
局限于生产领域,从而促使管理人员重新思考企业流程, 消灭浪费,创造价值。精益模式冲
击和再造近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大规模成批处理和层级管理的观念, 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
作方式, 提高了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效率、 节省了资源的消耗、 改进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效率
和质量,已经成为新一轮管理革命的指导思想。


精益 2021-2-9 21:26:40
三、精益思想的核心

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消除浪费, 创造价值, 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 较少的设备、

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 同时也越来越接近用户, 提供他们确实要

的东西。

四步循环

精确地定义价值是精益思想关键性的第一步 ;

确定每个产品或某项服务的全部价值流是精益思想的第二步 ;紧接着就是要使保留下来的、

创造价值的各个步骤流动起来, 使需要若干天才能办完的手续, 在几小时内办完, 使传统的

物资生产完成时间由几个月或几周减少到几天或几分钟; 随后就要及时跟上不断变化着的顾

客需求, 因为一旦具备了在用户真正需要的时候就能设计、 安排生产和制造出用户真正需要

的产品的能力,就意味着可以抛开销售,直接按用户告知的实际要求进行生产,这就是说,

可以按用户需要拉动产品,而不是把用户不想要的产品硬推给用户。

第三步是拉动需求,让顾客想要的东西,在规定的时间得到 ,

第四步就是循环以上几步骤,逐渐做到尽善尽美, 它的基本目标也就是零库存、高柔性、无

缺陷,主要目标是创造更多的财富。

浪费就是将所有业务过程中消耗了资源而不增值的活动, 精益思想用 “浪费” 将传统企业不

适应新经济的弊病表面化、通俗化, 更易于企业理解和接受, 有人说精益就是消除浪费,所

以认识浪费是很重要的, 精益思想把浪费归为七类,分别是: 残次品造成的浪费、 无需求商

品超量生产造成的浪费、 库存造成的浪费、不必要的搬运造成的浪费、 等待造成的浪费,人

员不必要的动作造成的浪费、 工艺流程造成的浪费。 这些浪费不仅掩盖了时间的浪费, 还掩

盖了效率的低下, 最主要的是使得企业的利润在减少, 甚至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麻烦, 这个暑

假的实习就使我看到了浪费给企业的很大烦恼。 (感悟中有我对暑假实习企业的认识)

四、精益管理的思想和原则

1、顾客确定价值

顾客就是上帝, 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更好的生存, 就要确定顾客的需求, 顾客确定价值就是以

客户的观点来确定企业从设计到生产最后到交付的全部过程, 尽可能实现客户需求的最大满

足。创造价值主要是从概念到投产的设计过程, 从定货到送货的信息过程, 从原材料到产品

的转换过程, 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服务过程, 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以客户的观点确定价值就

必需将生产的全过程的多余消耗减至最少, 不能将额外的花销转嫁给用户。 精益价值观将商

家和客户的利益统一起来, 而不是过去那种以企业的价值为核心的观点。 以客户为中心的价

值观来审视企业的产品设计、 制造过程、 服务项目就会发现企业有太多的浪费, 从不满足客

户需求到过分的功能和多余的非增值消耗。 当然,消灭这些浪费的直接受益者既是客户也是

商家。 与之对照的是, 企业过去的价值观都是以自己为中心, 完全由商家自己设计和制造的

产品、 完全由商家设计好的服务项目,大吹大擂那些目的在于增加赢利的、 额外的、甚至是

“画蛇添足”的功能,并不一定是用户所需要的、 或必需的。 最后将大量的浪费以成本的方

式转嫁给了用户, 而用户享受到的仅仅是为实现这个转嫁的殷勤。 所以由顾客确定价值才能

实现企业与顾客的两全其美。

2、识别价值流

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并给它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从概念到

设计和工程、到投产的技术过程,从订单处理、到计划、到送货的信息过程,和从原材料到

产品的物质转换过程, 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服务过程。 精益思想识别价值流的含义

是在价值流中找到那些是真正增值的活动、 那些是可以立即去掉的不增值活动。 精益思想将

所有业务过程中消耗了资源而不增值活动叫做浪费,识别价值流就是发现浪费和消灭浪费。

识别价值流的方法是 “价值流分析” ——首先按产品族为单位画出当前的价值流图, 再以客

户的观点分析每一个活动的必要性。 价值流分析成为实施精益思想最重要的工具。 价值流

并不是从自己企业的内部开始的, 多数价值流都向前延伸到供应商, 向后延长到向客户交付

的活动。 按照最终用户的观点全面的考察价值流、 寻求全过程的整体最佳, 特别是推敲部门

之间交接的过程,往往存在着更多的浪费。

3、价值流动

如果正确的确定价值是精益思想的基本观点、识别价值流是精益思想的准备和入门的话,

“流动”和“拉动”则是精益思想实现价值的中坚。精益思想要求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步

骤)流动起来,强调的是不间断地“流动” 。“价值流”本身的含义就是“动”的,但是由于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做法, 如部门的分工 (部门间交接和转移时的等待) 、大批量生产 (机

床旁边等待的在制品) 等等阻断了本应动起来的价值流。 精益将所有的停滞作为企业的浪费,

号召“所有的人都必须和部门化的、批量生产的思想做斗争” ,用持续改进、 JIT、单件流等

方法在任何批量生产条件下创造价值的连续流动。 当然, 使价值流流动起来, 必需具备必要

的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是:过失、废品和返工都造成过程的中断、回流,实现连续的流动要

求每个过程和每个产品都是正确的。全面质量管理、 5S 管理和现场管理都成为精益思想的

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设备的完好性是流动的保证。 全员生产保全都是价值流动的前提条件

之一。有正确规模的人力和设备能力,避免瓶颈造成的阻塞。

4、需求拉动

“拉动” 就是按客户的需求投入和产出, 使用户精确的在他们需要的时间得到需要的东西。

实行拉动以后用户或制造的下游就像在超市的货架上一样地取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而不是

把用户不太想要的产品强行推给用户。 拉动原则由于生产和需求直接对应, 消除了过早、 过

量的投入, 而减少了大量的库存和现场在制品, 大量的压缩了提前期。 拉动原则更深远的意

义在于企业具备了当用户一旦需要, 就能立即进行设计、 计划和制造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

的能力,最后实现抛开预测,直接按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生产。

实现拉动的方法是实行 JIT 生产和单件流。当然, JIT 和单件流的实现最好采用单元布置,

对原有的制造流程做深刻的改造。流动和拉动将使产品开发时间减少 、订货周期减少、生

产周期降低,这对传统的改进来说简直就是个奇迹。

5、尽善尽美

奇迹的出现是由于上述 4 个原则相互作用的结果。改进的结果必然是价值流动速度显著的

加快。 这样就必须不断地用价值流分析方法找出更隐藏的浪费, 作进一步的改进。 这样的良

性循环成为趋于尽善尽美的过程。 “通过尽善尽美的价值创造过程(包括设计、制造和对产

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支持) 为用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价值” 。“尽善尽美” 是永远达不到的,

但持续地对尽善尽美的追求,将造就一个永远充满活力、不断进步的企业。

四、感悟与体会

谢谢余老师介绍的这本《精益思想》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思考了很多,从中学到了很

多东西,总之是让我终身受益。

在我拿到这本书时, 从字面意思来看, 我感觉 “精”表现在质量上, 追求 “精益求精”;“益”

体现在成本上, 因而感觉精益思想不是单单追求质量最好或成本最低, 而是追求顾客和企业

都满意的质量、 追求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置、 追求产品性能价格的最优比。 看到精益思想这

几个字时就让我与 JIT 思想联想在一块,感觉应该是按照需求来生产,同时是全员参与,并

且是消除浪费, 追求尽善尽美的综合哲理思想。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 发现果然它们有很多相

似之处。

这本书的主要核心就是认识 Mude,消除浪费,创造财富。主要渠道就是首先通过从顾客的

角度认识产品(生产、服务)的价值,而不是企业自认为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价值,来制造顾

客喜欢的东西;其次是确定价值流,找到产品的流通渠道,在此找到浪费,并想办法消除,

再次是让产品流动起来, 只有持续不断有计划的流动才能实现价值、 创造财富, 第四就是需

求拉动,以顾客为中心, 当顾客需求某种产品时, 就用最短的时间进行设计、计划和制造出

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这样一个流程就完成了,最后就是循环渐进,找出更深入的浪费,并

消灭掉,创造财富,最后实现尽善尽美。

这个暑假我在芜湖同福食品厂工作, 这个公司也是一个上市公司, 感觉挺大的, 在这里度过

了四十多天让我感慨万分, 这样的企业竟也有许多低级问题, 不知道应用精益思想, 最厉害

的一次是生产 6 万件左右的产品,竟出现一万件左右的次品( 30/%左右的次品,我们班长

告诉的),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浪费,首先浪费直接成本:原材料、工人当天的

工资, 机器的磨损, 其次是间接成本: 这些产品本来可以卖出去, 赚取利润, 结果却坏掉了,

同时有些次品没查到, 流入市场, 让企业受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呢?经过我的调查

发现: 这个工厂的很多工人是新来的, 他们根本就不懂生产, 而且这个工厂的机器很多都是

从台湾和外国进口的, 对于这些新员工来说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使用方法, 而且这里的环境也

很恶劣,温度有四十多度,工人在里面很难适应, 综合来说导致企业损失惨重(从人机料法

环来分析浪费的原因) 。同时在这个工厂让我看到机器缺少柔性,换模慢,导致一种产品大

量生产,出现很多库存,造成大量的资金被占用,需要额外的场地,要雇佣人员看管,总之

是浪费很多。 这个企业不禁出现上面的浪费, 还有很多等待时间的浪费、 搬运造成的浪费等。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我国有很多企业对精益思想都不了解, 也不会使用, 他们把浪费

带来的损失归结为机器的问题,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 因为若没有正确的方法, 就

不能做正确的事,结果将会更为恶劣,有时企业都会出现危机,所以要想占据市场,获得

利润就要学会正确面对浪费带来的害处,从领导开始,从新整理生产线和企业内部的组织,

做到全企业上下都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精益思想有很多优点, 但它也有缺点。 因为精益只是一个极限思想, 对物流的要求特别严格

(对配送、包装、运输等都有特别要求) ,根本没有几个企业能做到,只有些单件生产和项

目型企业一般情况能做到, 如汽车行业、 建筑行业和航空事业, 对于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是

无法完全用精益思想,因为生产有波动, 而且需求是变化的, 这些不是人为的,人们是无法

控制的,要想避免需要准备安全库存,如今年日本地震, 丰田由于原材料短缺,导致无法供

货,损失惨重。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精益思想,知道精益是一种动态的,知识驱动的,以客

户为导向的过程, 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借用它的思想, 但它不是一个做事情的清单,

不能根据课本死板硬套, 我们也要知道精益不是靠个人, 而是重视全体劳动人员、 供应商和

其他知识、信息、远见的来源,因为这些都是关于消除浪费和创造价值的。

《精益思想》是本好书, 最后再次谢谢余老师的介绍,让我从头到尾的了解了精益思想。此

感想的中间若有偏激不对的地方,请余老师指点,我会进一步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益 2021-2-9 21:26:56
精益 发表于 2021-2-9 21:26
三、精益思想的核心

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消除浪费, 创造价值, 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 较少的 ...

篇一:精益思想读后感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读《精益思想》这本书了。记得第一次读,还是在 2008 年。那时,

自己所在的公司刚准备推行精益生产, 我作为公司唯一的精益生产工程师, 自然会对它倍加

关注。于是我就读了,于是我就尽然没有读懂。尽然是当时的感觉,但现在觉得理所当然。

当时的感觉这本书无非是本吹嘘精益思想的书, 很像是广告, 似乎里面提到的案例是引导读

者去联系这些精益咨询的机构。有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其中没有讲太多具体的操作方法。

这对于当时初入道的我来说,是极其欠缺的。所以草草读完,也就束之高阁了。

斗转星移,数年之后,随着经验和阅历的丰富,我觉得在具体的技巧方面已日趋成熟,

正是如此,也越加使我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这一工作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开始了深深的思考。

依稀记得《精益思想》中提过一些前瞻性的文字,便到处寻找,不着,干脆在当当网上买来

本,居然还是珍藏版,当然,根本不知道和原来版本有什么区别了。这次再读,完全颠覆了

我原来对本书的看法。 4 年的精益工作,有成功,更多的失败和无奈。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

同的问题,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困难,小公司有小公司的难处。美国公司有洒脱,也有局限,

而欧洲公司更求稳定, 而常常举步不前。 而这本书的很多篇幅通过举各个文化背景下的推行

精益生产成功的公司, 向大家宣扬的不只是信心, 而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各种不同文化在接

受精益思想的过程中, 有长处也有短处, 而这本书恰恰是耐心的解释了这些。 德国公司的技

术强势,但沟通差; 日本公司的团队性好,但技术沉淀浅;美国公司的能在资本领域玩的得

心应手,但过于追求眼前利益成为了他的短板。本书提供了很多不错的建议。另外,值得一

提的是他用最后一章的篇幅, 重点展望了精益企业的未来, 引导大家展开思考, 并寻求新的

突破。 于是,我才明白,书的着重点不是落在具体的操作实务上,而是在讲解精益历史的基

础上,将精益的哲学娓娓道来。

因此, 我建议如果您初涉精益, 没有太多的实战和体验, 这本书可能并不适合你。 而如

果你已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 这本书可以让你在精益的道路上消除很多疑惑。 而我想, 如果

你是个精益的专家,苦于寻找新的突破,或许再读一遍,你会有新的发现。

篇二:

在《精益思想》中,詹姆斯沃麦克详细地阐述了精益思想的内涵,并教我们如何去做,

其实从古至今, 所有有所成就的人都在用这种思想来创造价值, 所谓的大道相通也许就是这

样吧?不过精益思想把古人的思想细化到工业生产中去了, 仅此而已。 但是人的智力并不没

有高到可以把这样的思想随心所欲地应用出来, 所以在做学术研究的人中出现像他一样为人

们领路的人,就很值得人们学习了。

“如何去创造价值?” 每一个要为生存努力的人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就像人们要问

自己“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一样。要想知道如何去创造价值, 首先要认识价值。 世界上,

人们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 有的人追求物质财富, 有的人更喜欢精神财富, 多数人两者都要

只是这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而已。 然而价值对人来说, 首先是物质上的, 有了物质才有可能

讲求精神,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然而感觉或者说精神对人的意义或许更

大。如果没有精神上的追求, 人还能叫人吗?这或许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吧?市场经济, 无

所谓唯物或唯心,这不是它在乎的, 它在乎的是价格。价格在市场经济中, 在现在的大多数

国家,都代表着价值。一次肯德基二十几块,一杯可口可乐两块五,一双耐克五六百,一平

米万科的房子一万五,一块舒肤佳三块九,一辆桑塔纳十万, 一本书二三十块,一场电影上

百块,一堂课几千块,一个发明可能值几千万 ,,

篇三:

《改变世界的机器》的这个中文版的书名改成了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在导言里,作者

们介绍了他们是怎么开始研究精益生产的。 1984 年的时候他们写了一本书《汽车的未来》 ,

通过这本书, 他们发现汽车工业中的三种生产方式, 于是就开始了对新的更能代表新生产力

的精益生产进行了为期数十年的研究。 这就是他们的 “国际汽车计划” 。他们在 17 个国家中,

访问了九十多个工厂(约占世界总装能力的一半) ,系统地收集了信息。它是在汽车行业或

任何其他行业中从未进行过的、 最为全面的国际性调研活动之一。 与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对比

便是最开始的方向。而这本书的一大特点也是引用他们调研中所获得的资料。

彼德德鲁克曾称汽车工业为 “工业中的工业” ,到 1991 年这本书初版的时候, 汽车制造

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每年约有 5000 万辆新车问世, 2008 年的汽车工业好像并没有

那么好,它是受经济危机冲击最大的一个产业,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都出现了巨额的亏损,

连丰田都出现了许多年以来的第一次亏损。 现在著名的汽车公司都在出环保车, 也许那就是

下一片蓝海,比亚迪的王传福也说到 2015 年,他们计划把比来迪做成中国汽车第一品牌,

到 2025 年做成世界第一。不知道汽车业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也许要选择职业的话事

先最好对这样重要的行业都多了解一些。

“一战后, 亨利福特与通用公司的阿尔弗雷德斯隆开创了世界制造业的新纪元, 把欧洲

企业领先了若干世纪的单件生产方式转变为大规模生产方式。 二战后, 丰田英二与大野耐一

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了 ‘精益生产方式’ 的概念。 当日本其他汽车公司与其他工业采用

这一优越的体制后,日本很快达到了今天的经济领先地位。 ”但是现在,当美国和欧洲亚洲

都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 丰田公司还是难免巨额亏损现实。 不知道精益生产在现在的大环境

下是否会真的像作者所说改变世界,但是我感觉还是有些希望的。

篇四:

这是第二遍读《精益思想》 ,我想在将来我还会读第三遍第四遍。

同样是一本好书,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收获。读《精益思想》这本书,最好具备企业

管理、特别是生产管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因为精益思想是从 TPS 发展而来,而 TPS 正是基

于生产管理的一套管理理念。 一个对生产管理懂一些的人在看这本书的时候, 就会发现, 精

益以及六西格玛的很多理念和方法其实就是对一些传统管理的升级。

企业管理这门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在不断传承中成长起来的。 如果你是没有此前的基

础知识,最好先选读《生产管理学》等一些知识书籍阅读。

好了, 如果你是一个对企业管理理论特别是生产管理理论熟悉的读者, 那么恭喜你, 精

益思想就是代表最新的企业管理成果的理论著作,它代表了企业管理的最新和最高的水平。

篇五:

这本书是丰田生产方式(也叫精益生产方式) 的创始人, 大野耐一先生的亲笔著作。他

被抬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呢?据说可以跟彼得 .德鲁克并驾齐驱。因为彼得 .德鲁克以理论和

思考见长, 大野耐一却是脚踏实地一步步从生产现场走出来的。 切不论二者谁高谁下, 就“精

益”这种东西来说,你称之为生产方式也好,管理思想也罢,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各行

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之所以会对 《丰田生产方式》 这本书感兴趣, 也是因为深深被软件开发中的精益理念

所吸引,想去深入了解下原汁原味的精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再加上之前看过《目标》 、《丰

田汽车案例——精益制造的 14 项管理原则 》这两本书, 都有很多收获, 觉得精益是个非常

值得深入研究的事物。

本书的篇幅并不大, 一共才一百三十多页,但其思想却非常深,对很多事物的探讨,可

以说到了直达本质的程度。 所以我不建议初识精益者去读, 初学者在读这本书之前, 最好对

汽车制造和精益思想先有所了解, 这样才会更有收获, 对这类童鞋建议去看前面我提到的那

两本书。 但如果你是对精益已经有了一定认识的人, 那么此书是很值得细细一读的, 因为从

中你可以直接追溯到丰田生产方式背后的思想、 起因、 以及发展历程。 这些东西对于正确的

理解精益, 恰当地在自己企业中运用精益, 都是非常有用而必要的。 正如我们在软件开发行

业常见的最佳实践一样,你要引入它,首先要明白它能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它比较有效,

而不应该简单地因为大家都这样做而去跟风。 所以对于喜欢直接把方法和工具拿来用的 “拿

来主义者”,尤其应该读一下此书,在此书中你找不到具体的工具和方法,但却能触摸到该

工具被设计出来的背后设想。

好了, 就不再赘述了, 希望这些分享对来访者有用, 也希望大家有缘能共同学习和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3:34 , Processed in 0.2088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