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5354

抱着一颗“纯粹”的心工作 [复制链接]

Admin5 2019-5-17 23:46:15
  尽管10年的铣工功底已经让史文涛成为了技术上的 “老江湖”,但毕竟“普通铣床”和“数控机床”也绝不仅仅是几个汉字的区别。正如许多人所相信的一样,“工作不流汗,就做门外汉”,他们对于“努力”的定义在自己身上总是过分苛求些。史文涛自然也不例外。优秀的惯性让又一个10年的史文涛在数控领域如鱼得水,但在他身上却可以体会到,技术绝不能“死板”,实践操作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套用知识,那么书读得再好,技术学得再多也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
  作为数控加工组组长,史文涛深谙其道,他并不缺少这根弦。
  2011年,在承担某型号前设备舱加工时,就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这次是初次使用落地数控镗加工类似的大型型面加工件,而且由于舱体铸件的原因无法保证壁厚,没有办法,工艺人员只能求助我们这位史组长。
  在无法保证壁厚的情况下来完成任务,看似不容易,但通过史文涛变通后倒也不难。他在对原有工艺和加工方法进行改进后,构想了一个“另类”的方案,就是舍弃后部壁厚来保证前方造型完整,然后再对后部进行补焊处理,这样就OK了。
  说起来挺简单,别人也同样能够做到。但是做到不等于想到,这也就是史文涛的高深。只不过,也要有娴熟的技术作为后盾。
  在接下来的加工过程中,有些机床X、Y轴自重过大造成型面加工不流畅,有断点。针对这个问题以及主轴转速偏低的特点,史文涛重新编程,将原来小切深加工改为中等切深加工后,既保证了加工节点又为该机床加工类似零件提供了经验。
  一个个看似简单但别人却“想不到”的问题,史文涛总能一一化解,他的那些法子以及技术上的活络,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原来冰冷的机床也同样可以觅得知音。炉火纯青但又并不“死板”,能与这样技术水平的知音一起工作,那么厂房里机器的声声轰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为它们的一种歌唱呢?
  问问史文涛,他是懂得这种韵律的人吧。
  管理不“马虎”
  史组长既是个“强将”,手下人自然也不是“孬兵”。“能者多劳”,生产任务渐渐重了,数控加工组加班、倒班也就成了常事儿。
  数控组赶上工期紧张的时候,用句专业点的词儿就叫“人歇机器不歇”。就说2010年,十八分厂承担了大飞机项目加工任务那一回,40项零件大家全部一次性交件合格,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外,也是大伙儿白班早晨7点上班,中午连班,夜班延长到凌晨3点,这样倒大班的方式每天多工作4.5小时,才有效保证了进度。其他赶工期的时候,三班倒也是常有的。
  但凡了解这个数控加工组的人都知道,在班组里雷打不动的首先就是生产交接班制度。你随便挑出一个组员,他都能只用三个手指头就跟你说得头头是道,跟说自己名字一样熟,“这原始记录记载情况得交接;域环境卫生情况得交接;其他情况和异常情况还得交接。反过来,生产不正常、事故未处理完咱不接;工作记录不清晰、不准确咱还是不接;卫生区域不整洁咱更是不接。”这一套下来,即便再忙碌,工作交接班也变得规矩了很多。
  他不是把时间安排好了,大家加完班就万事大吉了,也不是每次顺利完成任务就高枕无忧了。
  为了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史文涛推行了数控加工表单标准化。这样不仅方便了分厂程序管理,同时还方便了操作者对操作步骤、刀具、零点位置、加工程序的明确和理解。
  潜移默化中,就为大伙儿办了一件可以降低加工风险,提高效率的好事儿。
  育人不“含糊”
  2009年,史文涛特高兴,因为他被书面认可了。虽说已当了不少时日的业余教师,平日里给大家讲讲技术,但这次被航天三院教育中心正式颁发了技能培训教师的资格证书,再加上平日里总是一副眼镜不离,史文涛俨然还真有了一名教师的“派头”。
  你就看,这位蓝领工人平日里工作忙得是热火朝天,业余时间里老师干得却也是有板有眼,一点儿都不“含糊”。尤其是对年轻组员制定加工方案、选择加工设备、编制加工程序、调试程序等更是手把手地教,恨不能把自己的技术变成个“芯片”啥的直接装到人家的脑袋里。有时候还把其他单位有经验的老师请来,探讨探讨、交流交流,找找自己的差距,这“史老师”当得是尽职尽责。
  
睆昕 2019-5-31 09:30:05
我怀疑楼主用的是金山快译且额外附带了中对中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4:37 , Processed in 0.2594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