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6798

凸显“人”在劳动中主体性的班组文化 [复制链接]

网络 2019-5-17 23:46:01
抚顺石化公司班组及班组长这个群体“自然而习惯性存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并为何能始终支撑着他们的行为?
  事实1:班组长边江“快乐工作”理念。我们提倡快乐工作,把每天的工作当做是生活的挑战,这样,当大家圆满地完成一天工作时,就会有一种喜悦、满足和自豪感,那就是工作带来的快乐。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乐呢?只有在轻松、和谐的工作气氛中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才有可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只有效益才能让一切管理最具说服力。
  车间每个月都在5个运行班组中搞生产竞赛,我们把竞赛中的倒数第一戏称“打狼”。为了得第一,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所以班组奖金经常多于其他班组。初期大家非常高兴,积极配合班组各项工作,很快就步入了“快乐工作”的良性循环。时间一长,个别员工就产生了懒惰情绪,说总不能让别人老“打狼”。由于我暂时被安排别的工作,替换我的班长满足了那几个想偷懒员工的想法,结果班组连续几个月“打狼”——干一样的工作比别人少拿钱,时间一长有人就受不了了,他们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快点回来吧,“打狼”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工作中偷懒也许能换来片刻的轻松,但绝对换不来效益,换不来快乐,搞不好还会造成很多麻烦。
  启迪1:人都需要劳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人最需要的劳动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自由劳动”。但是,现实中绝大部分人为了“养家糊口”,而“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即“不自由劳动”,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边江提倡“快乐工作”理念给我们以启迪:既然“不自由劳动”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班组成员又谁也“脱离”不了这个客观存在的环境,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转变对“不自由劳动”的态度呢——“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乐呢”?所以,边江在班组劳动中从人性积极的层面选择并提倡“快乐工作”,其本质凸显“人”在劳动中的主体性,激发员工“自由劳动”的心理状态,可喜的是“快乐工作”理念已经融入抚顺石化的班组建设。
  事实2:班组长李慧“劳动价值”的自足。我初中毕业时,正赶上在地方小企业工作的父母双双下岗,我们本不富裕的家庭,随之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成员,吃、穿、用时常是捉襟见肘。我读高中、升大学的梦想成为泡影,只得带着一丝苦涩和无奈,以社会生的实力考入了石油二厂技校。入校后,当我第一次拿到奖学金时,无限激励,情不自禁地哭了,我终于有了一点收入。1993年技校毕业后,我便走进了南蒸馏车间,成为一名石油二厂工人。又是第一个月发工资时,我兴冲冲赶回家,双手把钱交到母亲那饱经风霜的手上,兴高采烈地说:“是500多元啊!”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手却在颤抖。因为父母劳累大半生,从来没有一次开过这么多钱。母亲紧紧攥住我的手说:“二厂好啊,好好干。”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母亲的一句“二厂好啊,好好干”那殷切的希望和对生活的憧憬,字字句句一直在我心中回响,这就是我最初信念的形成。
  启迪2:人对自己劳动具有两方面价值判断:“值”或者“不值”。认为“值”,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其主体性就会凸显,驾驭劳动并和谐融入劳动环境成为可能。认为“不值”,人一般很容易被劳动所“奴役”。但是,人对劳动价值的判断又没有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是自己与对象及周围环境的参照比较“感觉的结果”,在比较过程中又特别注重“物质”价值维度而忽视“精神”价值维度。人认为劳动“不值”可以选择离开,但在职业稳定的前提下离开又是很难的抉择,所以当人不能脱离自己当下劳动环境的时候,不管对当下劳动价值的判断是“值”还是“不值”,“值”的价值取向主导自己对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值”的价值取向及心态,人才可能有效融入当下的劳动环境,使自己也使别人产生愉悦而良性互动,从而在劳动中凸显“人”即自己的主体性及创造性,“吾性自足”从而达到真正的“值”即“自我圆满”。
  事实3:班组长尹丽艳“班组是家”的体验。我很骄傲有一个幸福的小家,我更自豪有一个和谐的班组——每当我走进工作岗位与41位姐妹共处,快乐之情荡漾胸襟。工作中我们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担心化验工作的一个小小瑕疵会给生产带来误导。
  我们不仅弘扬班组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更注重个人素质的跨越、提高。在不断追求、永不言弃的道路上,我们希望在大比武的擂台上,镶嵌上我们的名字。在生产时是尖刀班,在生活中是兄弟连。在困难面前我们并肩作战;在荣誉面前,我们心手相牵。在一起,哪怕高峰我们也会飞跃。悲痛时我们的泪会一起飞,手握手让痛化解。爱在我们41个姐妹的心里组成一个同心结,相互传递、相知共勉。在携手飞越最高的险峰后,我们才发现,班组是我们离不开的家,班组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
  启迪3:当“劳动”与“资本”分离并被“资本”主导的时候,劳动者很难认为劳动属于自己(“全民资本”对企业劳动者来说也只能是理论意义上的理解),所存有的概念是“劳动交换”,从而产生两个维度的价值取向:“积极”劳动或者“消极”劳动。从“资本”角度希望劳动多奉献,从“劳动”角度希望劳动多交换(劳动占有),为此构成“主客二分”的矛盾,企业管理及管理者的哲学基础就是避免冲突、平衡关系,形成在企业中交互性的良性互动。“企业”形态是西方人理性的产物,缺乏人 “情感”的支撑;“家庭”形态是中国人伦理的产物,而支撑的基础是“情感”。所以在中国企业“班组”形态中引入“家庭”概念并培育班组员工“家”的情感体验,对中国企业的现实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劳动占有”与“劳动奉献”在此能够统一而凸显“人”的主体性,使成员在“家”的情感体验中形成生命共同体,相互呵护与提携,从而共同生存与发展。
  抚顺石化公司班组建设时代特点:凸显“人”在劳动中的主体性——“把劳动赋予了价值”,从而实现“劳动”对“人”的积极意义;从“人”的角度看待“劳动”并理解人和把握人,通过劳动调节自我、超越自我,达到“自我与自我对象(存在、环境、关系)”的和谐统一,使人努力在“自由”及“自由劳动”中创造价值(幸福与绩效)——其主要形式是“班组是我家”。
试用版_寻找驿站 2019-5-31 09:00:29 来自手机
报告!别开枪,我就是路过来看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07:14 , Processed in 0.2503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