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6042

如何实现员工安全意识的转变 [复制链接]

网络 2019-5-17 23:45:55
  
  重心下移,管理下沉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企业安全管理也由安监部主抓转变为班组主抓,安监部监督的模式。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是每个班组长面临的管理课题,也是难题。
  一、班组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方式传统。传统班组安全管理的方式是考核、罚款、批评教育,这种管理方式是一种“要我安全”的管理方式,尽管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难免使员工心里有抵触和抱怨的情绪。并且,这种管理方式只注重对结果的考核,却不注重对安全管理过程的控制。
  2.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班组安全例会每周都开,但是流于形式,比如宣读企业安全文件、抄写相关资料等。加之安全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呆板,致使班组员工被动学习,没有深入思考。
  二、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
  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下,班组安全管理模式更强调的是“我要安全”,注重的是班组员工安全意识塑造,安全行为培养。在这里介绍两种非常实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1.安全管理责任下放——人人管理人人抓。责任是激发人荣誉感、精神崛起的最好方法,赋予一个人责任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肯定和激励。班组安全管理应转变班组长一个人抓安全,班组员工被管理的局面。要让每个班组员工都成为安全管理的主体,让他们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思考安全问题。例如,国投大同塔山煤矿,一些班组设置了安全委员,也有一些班组设置了安全管理小组,无论是安全管理委员还是安全管理小组都要求由班组员工轮值担当。轮值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每天早会进行安全提醒;在工作中巡查、纠正不安全操作行为;班后会上进行安全总结。这项活动的开展,使班组员工从被动接受安全到主动管理安全,从漠视问题到开始主动预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安全意识得到了大大提高。
  2.安全案例分析——安全管理事事抓。说到安全案例分析,可谓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惯用的方法。企业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当企业或者同行业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时,由公司组织进行大规模的学习和讨论,但是这种安全教育方式相对比较空洞。我们在安全案例学习中,案例可以来自工作中的小事,可能是一个会导致安全事故的违规操作,也可能是某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案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能更好地促动每个人的安全意识,鲜活具体,也更具说服力。当然,案例的组织和发布,也需要全员参与,人人找案例,人人分析案例。例如,国投大同塔山煤矿采煤区利用班前会的时间,每人每天写作并讲述一个案例,班组员工针对案例进行全员讨论,分析问题,借鉴经验。
wuhan21212 2019-5-31 08:45:57
我有愧于父母拿那么多钱供我去读书,而我偏偏选择了中文系,看来我毕不了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2 15:14 , Processed in 0.4795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