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要改变物体原有运动状态,必须给物体以外力。物体原来呈静止状态,要让他运动起来,需要较大推力或拉力。物体已经运动起来了,只需要较小的外力克服其阻力就行了。 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精益生产推行部门,要组织一组黑带绿带精益专家队伍,要评聘咨询师提供系统培训和指导,要举行各式各样的仪式,要将精益生产效果集成到绩效考核制度中,凡此种种,就是为了给组织施加外力。 组织,当然主要是组织中的人,作为一个整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着精益生产的方向,由静止状态逐渐动起来。“动起来”,是指组织中的人,接受了“外力”,接受了精益思想,掌握了精益的方法工具,自动自发地付诸实践。到某一天,精益生产成为了组织中的默会知识。组织中的人都忘记了自己在实践精益生产,他们习惯了这样做,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做。我们暂且称他们为“精益人”。 到那时,不再需要太大的外力了。外部咨询师已完成使命(除非他们出于某些考虑不想完成)。原来精益生产推行部门的人员呢,逐渐在企业内各职能部门担任重要的管理或技术岗位,包括担任企业的综合管理工作,由内发力以抵消各种阻力。其中有的人可能志向于继续专职做精益生产,就会去做咨询师或到其他企业内推行精益生产。 理想状况下,以上由静止到运动的变革过程,需要三五年时间。一家企业,如果推行七八年精益生产,仍需聘请外部咨询师,精益生产推行部门的人仍忙得不可开交,就得好好想想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力上,组织本身并没有“动起来”?外力看起来很强大,实际是在演独角戏? 设想,一家新成立的企业,如果主要的管理人员和关键的员工都是“精益人”,就像物体形成之时就在“动”的状态,是否还有必要大张旗鼓地推行精益生产? 牛顿,在1687年就提出了精益生产成功推行之道。现在问题来了,牛顿,难道姓“牛”? 欢迎关注公司官方平台,获取更多知识 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扬智咨询集团YCG (微信号:young6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