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6337

苹果向华为交专利费了,年支付将高达数亿美元! [复制链接]

精益求精111 2019-7-4 09:39:52
苹果向华为交专利费了,年支付将高达数亿美元!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布的许可备案登记信息显示,去年,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这意味华为开始向苹果公司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
在手机专利方面,苹果、三星、华为、高通、爱立信、中兴等都是拥有大户。尤其是高通、爱立信,每年的专利费都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去年,爱立信专利收入同比大增46%,而几乎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专利授权的高通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据了解,去年华为与苹果公司达成一系列专利许可协议,覆盖GSM、UMTS、LTE等无线通信技术,双方的专利数量此次也是首次被公开。
今年年初,华为也与爱立信许可对方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自身持有的标准专利技术。作为续签协议的一部分,华为自2016年起将基于实际销售向爱立信支付许可费,当时网曝未来5年华为将向爱立信支付接近30亿美元的专利费。
从此次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信息来看,华为专利许可数量要明显多于苹果,所以苹果要向华为支付专利费用。目前,华为与爱立信在专利储备上的量级与等级不相上下,按照爱立信与苹果的专利许可费用来估算话,苹果每年至少向华为支付数亿美元的专利费。
至于具体金额,华为官方在回复腾讯科技求证时称,双方签有保密协议,不便透露。
持续高额研发投入使华为积累了较强的专利实力。据了解,华为2015年研发投入92亿美元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占销售额的15%,已经超过苹果的85亿研发投入,占销售额3.5%。目前,华为累计中国申请专利52550件。
而专利申请数量并不意味着一家企业在专利上面的积累和优势,被授权的专利才可以拥有真正话语权,尤其是在国际领域的专利诉讼案中,都是以海外被授权专利为法律依据点。苹果向华为支付专利费也是基于此原因。
根据华为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华为累计已授权专利30924件。各区域均保持了稳定增长。美国授权专利5052件,其中2015年新增授权1268件;累计欧洲各国授权专利11474件,其中2015年授权2247件。
华为消费者BG去年共申请专利9000件。其中,中国申请6200件,境外申请2800件。同时已经获得中国专利授权2000多件,欧美等境外专利授权1100多件。
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对于专利的重视已不仅仅是华为一家,面对出海遭遇的专利诉讼,其他国产品牌也开始加速储备,小米公司便是最典型的案例。
2014年下半年,小米手机的火爆销售就因侵犯爱立信专利权而遭受重挫。汲取教训后,今年2月,小米从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大手笔买了332件美国专利,之前其还收购了博通公司的一些无线通信专利。
国际知名专利检索公司QUESTEL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芯片专利申请量在过去18年里则实现了23倍的惊人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数量上中国已成为芯片专利申请第一大国,在芯片领域取得的突破从侧面反映了国产智能手机已经开启了“逆袭”模式。但在国内,专利保护及监管上仍有漏洞,苹果向华为支付专利费一方面说明中国企业在全球专利话语权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刺激其他国产品牌尊重专利保护并加速专利储备。
   专利布局能给企业带来重大价值和经济效益,一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其重要性,但大部分企业对专利布局还是懵懂的。专利布局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企业如何进行专利布局?这些是需要培训和指导的。扬智创新方法中的专利布局培训就是帮助企业如何专利布局。
   扬智咨询集团, 新乡奖亚太区授权导师机构。服务于财富500强公司及中国顶级的企业集团。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客户实现生产力提升和营收增长等战略目标,最终达成企业股东价值的持续增长。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管理,创新方法,精益IT,智能制造等最新管理模式。
搜索young6668添加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公开课招生简章   

鲁鲁根 2019-7-4 09:39:56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饭又在碗里了 2019-7-31 12:17:47
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多看少说没错- 2019-8-2 16:29:10 来自手机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谁于争锋 2019-8-2 21:24:28 来自手机
人家解释,我想,这世界上又要多我这一个疯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吊丝有大神 2019-8-2 22:50:39
回个帖子,下班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你比空气还凉薄 2019-8-3 07:37:16
为了三千积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5 08:19 , Processed in 0.2341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