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7559

低调是高明的领导风格 [复制链接]

Emerald 2011-2-13 07:20:31
来源: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作者:谭小芳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巴达拉克的新著《沉静领导》,在2003年初登陆中国企业界。它在国外被命名为“第五级经理人”,而国内则把它命名为“沉静领导”。从上世纪80年代的艾科卡到90年代的韦尔奇,人们坚信:外向、张扬是优秀企业家的必备特征;而同样从80年代的比尔•盖茨到90年代的郭士纳,人们更加坚信:冒险、传奇才应该是优秀创业家的必备经历。谁能真正成功?是那些不为人所知的“沉静领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内向、低调、坚韧、平和,甚至动机混杂。归纳起来,沉静领导具有3大品格特征:低调、克制、谦虚和执着。低调、沉静的领导之道,与我们传统的东方处事哲学很相近,令国内企业管理者所思:这是不是管理思想的返璞归真。
低调——不是简单的领导方法或模式,而是一种领导风格。绝大多数的艰巨问题,往往是那些不引人注目、远离镁光灯的人,通过他们谨慎小心、深思熟虑、小而踏实的行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2003年中国诸多企业CEO们的做事风格和对著名企业的观察来看,企业比以前更理性,更“沉寂”了。张瑞敏、倪润峰们在各大传媒上主动的露面越来越少,而企业练内功的势头越来越猛。
这方面,华为老总任正非是典型的案例。他以不接受媒体采访、不上电视而著称,在当今的企业家中可谓异类。我得知有次《南风窗》杂志曾经从华为内刊上转载过一篇任正非的文章,虽然读者反响很好,但任正非并不高兴,而是要求公司法律事务部跟《南风窗》交涉,并批示退回了杂志社寄去的稿费。我们发现——张瑞敏、倪润峰们在各大传媒上主动的露面越来越少,而企业练内功的势头越来越猛。这难道只是巧合?
其实,是否应当低调常常受企业的性质和企业家的个性影响,并无定规。万科集团的董事长王石登珠峰,搜狐的张朝阳滑旱冰,都曾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企业培训讲师谭小芳认为,这是由于——住宅和网络的服务受众更多的是普通的消费者,民众的认知度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适度的张扬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而华为更多地面对行业用户,与民众的认知比起来行业内的认可度要重要的多,对公众的低调无碍于企业发展。
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高效做事、低调做人、实事求是、稳扎稳打,方为上策。“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善于防守的人,像藏于深不可测的地下一样,使敌人无形可窥。商人做事,也要谨以安身,避免成为别人关注和攻击的目标。
在笔者看来,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低调做人,更容易被人接受。一个人应该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曲高者,和必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甚至可以说——低调做人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最起码的前提。
然而,现实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物质文明的催生所致,如今{词语被屏蔽}上各类职业当中都有动辄恶语伤人者。比如有不知荣耻而狂的,有狗仗人势而狂的,有商业炒作而狂的,有不甘冷寂而狂的,还有被酒"烧"狂的,等等,不一而足!在言语上低调是做人的另一重要品质,与人谈话切不可让人感觉你有傲气或是瞧不起人、教训人、挖苦人。生意场中,太多的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一副得意忘形的面孔,一副颐指气使的神情,一副专横跋扈的气势……以这种傲慢的姿态处世,迟早会失败。谭小芳老师下面与您分享一个故事——
[1][2]下一页
鸟兵free 2019-5-22 15:52:52
呵呵,低调,低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5-30 11:11 , Processed in 0.2260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