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5196

论物流区域化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_ 工业工程网 [复制链接]

IE富士康 2010-10-3 01:10:09
世界银行在其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中认为,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比重最大。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已进入到“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物流的时代‘。就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而言,21世纪必将是物流服务区域化的时代,这也是“经济一体化、物流区域化‘的反映。科学地规划、系统地设计、整体地控制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原则,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可谓物流促进区域经济整合。
  一、物流与区域物流概述
  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上的定义现代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可以看出,现代物流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它囊括了生产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它可以通过缩短原材料及产品送达及库存的时间和优良无差错的运送等提高企业效率,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
  区域物流是指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它的一般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词语被屏蔽}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物流侧重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品的运输与集散一体化的过程,目的是运用区域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
  二、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首先,区域物流一体化是全球流通产业**的必然结果
  物流一体化打破单一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界线,在竞争中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物流一体化,不是靠产权关系或任何行政关系维系的,而是按照现代流通规律整合成的一个虚拟企业群体,竞争模式也由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一个群体企业与另一个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大、流通效率越高,流通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因此,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区域物流一体化正是流通领域不断**化的必然结果。
  其次,从国内区域经济自身发展来看,区域物流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为应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国内区域合作渐渐出现了以产业联动为交往机制的新模式,他们旨在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内“交通同制、规划同网、铁路同轨、乘车同卡‘的现代物流支持平台,以制度协调、资源互补和需求放大效应为目标,以物流一体化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达到降低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至此物流一体化呼声日高。
  再次,从国外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成功范例来看,物流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合作和行业一体化的进程中,从一开始就担当起助推器和开路先锋的重任
  物流行业跨区域的合作与经营,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货物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贸易上形成了很大的互补性。北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立北美经济圈后,区域经济开始明朗起来,物流即是其经济圈内最早实行横向合作的行业之一;欧盟辖区国家间形成了统一的物流市场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聚散快捷的航运枢纽,国民待遇的市场规则,使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使欧洲区域经济走上了快车道。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前提下,具有强大流通能力的区域或国家就会成为主导经济的主体。而作为构成{词语被屏蔽}流通能力之一的物流产业,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即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其优势表现在:
  第一,降低运行成本,促进规模效应,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内物流运行的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带动经济增长。又可以促使区域内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一系列资源要素的流动和整合,有利于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形态。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因而它的发展将直接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现代物流业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领域和部门,不仅能够加快区域内商务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而且,依托现代物流中先进的区域信息网络对经济的协调和管理,能改变产业发展的资产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促进作用。
  第三,激发区域经济体内城市的“极核‘作用,强化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载体的扩散作用。依据增长极理论,区域中心城市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强有力的增长极,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一个高效的区域物流系统能促进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讲,区域物流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现代物流区域化能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加强区域内部的协作与分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的内部分工和参与国际分工。
  三、我国区域物流一体化现状分析
  (一)整体概况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的物流业也随之高速增长。2004年上半年,我国{词语被屏蔽}物流总额达到了1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物流业增加值1969亿元,同比增长10.1%。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有近千个物流园区,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品牌。北京、上海、沈阳、天津都把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并编制了相应的《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山东省更是由省经委牵头,从启动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人手,改变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区域物流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今天,物流业“遍地开花‘,重复建设严重;物流企业内部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此外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造成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西气东输‘等,导致我国物流费用较高。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物流区域化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区域物流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具体问题
  首先,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系统规划。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的**下,中国物流业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严重。从管理体制讲,主要表现为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产业管理机构,从整体上对物流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加以引导和协调,而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部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规划与投资,其结果只能是布局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下降,难以形成统一的物流市场。
  其次,经营理念落后。我国物流业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原来的一套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许多企业涵盖产供销全部内容,物流专业化程度低,物流过程浪费惊人。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的3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仅为15%左右。
  再次,物流硬件设施落后。具体表现在仓储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信息处理技术等都比较落后。此外,我国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到信息的共享和作业效率。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的制、沸薅└?簧暇?梅⒄剐枰
18666651168 2019-5-18 12:22:18
围观 围观 沙发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卢瑞鋆 2019-6-3 09:53:40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3:10 , Processed in 0.3126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