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4349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_ 工业工程网 [复制链接]

IECOO 2010-10-3 02:57:49
“中国制造‘的困境
  (一)前言
  制造业是{词语被屏蔽}生产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钢铁、水泥、化纤、化肥、电视机等白色家电、钟表、微电机、拖拉机、自行车、摩托车、集装箱、金属切削机床、电动工具、集成电路、电话机、手机、微型计算机等制成品的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创造的产值已经占gdp总值的40%以上,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短短十几年间,“中国制造‘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观点已经被多数人认同。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还不是“制造强国‘,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制造业还有很大差距,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粗放型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制而不创‘的现状令人忧虑。
  目前,“中国制造‘遭遇到严重压力和困境,广东和浙江一些制造企业的生存受到威胁,这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阵痛‘,这种“阵痛‘,发达国家也经历过。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如何尽早结束“阵痛‘?如何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如何加快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如何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特别是如何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其答案就是强化信息化管理、以提高制造业“三效‘(效率、效益、效果)、“三力‘(创造力、生产力、竞争力)、“三降‘(降低成本、能耗、物耗)、优化环境,进而克服“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解决“中国创造‘面临的难点,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
  (二)“中国制造‘的困境
  “中国制造‘的主要困境是:
  1、“规模‘困境:总体规模小,缺乏竞争力,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迄今还没有一家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规模小,就没有规模效应和规模效益,就必然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同美国、日本和德国制造的市场竞争中,已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今年以来,沿海有一些中国制造业正面临转行、倒闭的威胁。
  2、“依赖‘困境:企业粗放、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据统计,目前我国优质、低耗的先进工艺普及率不足10%,数控机床、精密设备不足5%;而且90%以上高档数控机床、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80%的石化设备、70%的轿车工业装备等重要领域,都依赖进口,处处受制于人(见【中工国际战略网】)。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素质‘困境: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管理水平低下,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廉价劳动力主要来源是农民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国,其最大特点,就是素质低;素质低,就难以提高劳动效率、难以保证质量、难以提高竞争力,最终导致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加之管理水平低,就难以降低成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水平生产能力的竞争中,就有倒闭的危险。
  4、“技术‘困境: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中国制造‘实质是外国产品的粗加工厂,外国设计、外国销售,中国只是提供廉价劳动力的生产加工的工场,是被剥削的对象。有人算过一笔账: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儿童玩具,商场的零售标价是100美元。其设计商和经销商都是美国公司,生产商是中国企业。玩具设计定型后,美国公司将订单下达给一家香港贸易公司,每件价格50美元;香港贸易公司转手将订单交给中国一家外贸公司,每件价格22美元;外贸公司再向广东和江苏的两家工厂订货,每件价格15美元,包括人工和原材料,工厂的生产成本是12美元;美国公司拿到玩具后,以每件82美元的价格卖给商场。粗略计算结果,中国生产企业的毛利润是每件3美元,中国外贸公司的毛利润是7美元,香港贸易公司的毛利28美元,美国公司的毛利32美元,商场的毛利是18美元。在这“设计-生产-销售‘链条中,中国内地的生产商和外贸公司总共才获得了10美元,只有商品零售价的10%,而其余的90%都被海外商人拿走了。不仅如此,近年来,不少中国厂商为能保住美国市场,大都采取“先货后款‘方式。有的美国零售商和中间商在交货半年后才付款,甚至在货售出之后才付钱,等于是把库存成本转嫁给了生产者。这是多么的不公平。
  5、“成本‘困境:资源管理不善,成本攀升,中国制造面遇“成本‘的瓶颈和困境,其原因主要是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合理,导致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增加。一是资源成本,包括人力资源、能源、材料、信息资源、技术知识资源、市场资源等,人浮于事浪费人力资源,能耗高浪费能源,物耗高浪费物资原材料,使中国制造面临巨大困境,;二是管理成本,为了扩张市场销量,销售战线拉长,管理效率差,导致生产、销售、管理成本的提高。规模增大、人数增加,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如招募、考勤、培训、薪资、绩效等管理增加麻烦,陷入打卡、考勤、算工资等琐碎事务中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增加管理成本。同时,销售扩张,导致生产、采购、物流等供应链管理成本也难以控制,整个供应链过程中销售成本提高、库存增加、运营费用增加、物流支出成本过高、资金周转不灵等不利现象。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1年,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高达19000亿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20%左右。如何降低经营成本和人工成本(约占20%-40%)?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约占成本的60-80%)是企业面临的急待解决的两大难题。传统观念中,为了保证正常生产,企业不惜以高库存为代价,造成积压,最终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的不良后果。
  6、“质量‘困境: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原因。中国制造业效率低,素质低,装备差,缺乏创新,严重制约了质量的提升,而质量不高,附加值就少,又很难增加利润,也就更没有钱投入研发去提升质量。不少中国企业就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
  7、“标准‘困境:国外来料加工产品,不少是非标任务,任务变化,则生产模具报废,造成浪费,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通用标准非常重要,而在制定国际通用标准中,由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国的“话语权‘就十分有限。因此,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是当务之急。
  8、“环保‘困境:由于发达国家把污染环境、影响环境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刺激了中国制造业,初期对中国制造业起了推动作用,但也付出了代价,要使国家持续发展,应把环保放在第一位,当我国重视环保时,一些企业遇到难题,有的还**关闭。
  9、“管理‘困境: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思想教条,管理决策主观,管理措施无力,导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市场、价格和产品竞争力。欲解决管理困境,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强化信息化管理、重视“人本管理‘。
  “中国创造‘的难点
  (三)“中国创造‘的难点
  1、“认识‘难点:
  “认识‘是影响“中国创造‘的第一大难点。首先,没有认识到“中国创造‘在“入世‘和“经济全球化‘中的战略价值。大家知道,没有“创造‘,就没有“发明‘、就没有受法律保护的“专利‘、就没有“知识产权‘、就没有自主权,就只能当打工仔,就只能受制于人、就只能分享十分可怜的“10%的毛利润‘;其二,没有认识到“中国创造‘在“入世‘和“经济全球化‘中的战略机遇,有创造、发明、专利、知识产权、自主权,就能有在世界各地发展产业、保护产品、降低风险、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机遇,就能为人类{词语被屏蔽}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就可获得40%以上的利润;其三,没有认识到“中国创造‘在“入世‘和“经济全球化‘中的战略挑战,国外有知识产权,就可以控制有关产业,例如,“2003年,中国根据《入世协定书》中有关关税减让的承诺,取消了进口相机每年1400万美元的配额**,这一变化几乎使国内数码相机产业界窒息。‘(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照相器材行业部副主任曲金魁)。据上海海关统计,2003年1月至5月数码相机进口量增长了53倍;到了2004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上数码相机销量达到127.29万台,同比增长235.7%。然而,其中,国产品牌销量却不到1万台。“中国的数码相机产业很有可能步复印机的后尘,成为一个消费市场红火,工业生产上却没有一家本土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成为国外数码相机的倾销市场,没有知识产权、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竞争力,把价值潜力巨大的相机市场拱手让给外国商人,可悲可叹;其四,没有认识到“中国创造‘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民族兴旺、世界和谐、人类和平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国崛起、文化复兴的重大问题。因此,提高对“中国创造‘的认识,是解决“难点‘的首要任务。
  2、“人才‘难点:
  人才的教育、素质、智力,都是“中国创造‘的难点。首先,我国教育,属课堂灌输式,死记硬背,高分低能,思维僵化,脱离实际,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创见,他们可以是“中国制造‘的高手,但常常是“中国创造‘的软蛋。因此,教育改革是“中国创造‘的前提条件,要改“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其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主要是来料加工,依样画葫芦,是“制造工具‘,其“中国制造‘者,是廉价劳动力,主要是农民工,文化素质、智力素质、知识素质都不高。其三,“创造‘需要智力,需要了解古今中外的创造成果,需要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信息和智慧,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需要创造性思维,需要综合运用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判断力、消化力、吸收力、思维力、创造力来孜孜不倦地创新,需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因此,创造性人才,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难点。
  3、“信息‘难点:
  “信息‘是“中国创造‘的第三大难点。实践证明,信息是创造的基础,没有信息就没有创造,创造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特别需要科技情报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应用技术信息、专利发明信息、创造性思维信息。然而,当今信息浩如烟海,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比较、研究、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发明、创造,是一个十分繁琐、艰苦、长期的信息化过程,即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因此,“信息‘才是“创造‘的重大难点。其出路是强化信息化管理、创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情报系统、知识系统、专利系统,为“中国创造‘奠定信息基础。
  4、“装备‘难点:
  我国制造业的装备相对落后于美、日、德,也是“中国创造‘、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拦路虎。引进,不但无知识产权、不能自主、年年付专利费、受制于人;而且,由于素质低,消化吸收难,常常难于充分发挥装备的作用,形成浪费;购买,价格昂贵,技术封锁,常常卡技术脖子。更新“装备‘的难点,在于创新,创新的难点,在于创新人才和创新所需的信息,解决人才和信息的关键,是强化信息化管理,特别是对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设备、机电一体化、企业信息化、人财物、产供销的信息化管理,为“装备‘换代,提供可靠的技术信息、知识信息、专利信息、创新信息的全方位支持。
  5、“管理‘难点:
  当代正向信息化时代迈进,各行各业都追求信息化管理,而中国制造业,大部分还是传统管理方式,既令人遗憾,又显示中国的落后;中国有几千年的管理经验,但不少国人却追求“洋管理‘,成为洋买办,真是可悲;我们的任务,是吸收、消化、借鉴国外有用的技术知识、管理信息,继承、发展、创新我国传统的技术知识、管理信息,进而在利用古今中外融合的技术知识、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发明创造、技改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我们的正确态度:既不排外,又不崇洋,而是中外结合、创造人间奇迹。
  (四)加速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加速制造业信息化进程,需揭开信息化神秘化面纱,增强制造业信息化信心;树立信息化观念,重视信息化工程;开展信息化服务,激励信息化创新。
  1、信息化是克服“中国制造‘困境的基本出路
  目前我国重视信息化的企业,如海尔、联想等,企业生产力、创造力、竞争力大大提高,已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走出国门,正大显身手,是{词语被屏蔽}制造业的榜样,处于发达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的困境型企业,应该向海尔、联想学习,重视企业信息化,揭开信息化的神秘化面纱,增强信息化的信心,加速信息化进程。
  2、信息化是克服“中国制造‘困境的有效手段
  目前制造业上述的“九大困境‘中,主要是知识产权、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造成的。只要我们树立信息化观念,重视信息化工程,加速信息化基础,就可以发明创造、获得知识产权,就可以大大提高企业“三效‘、“三力‘,降低资源和管理成本,就能很好地解决目前面临的种种“困境‘。
  制造业是一个行业特性很强的产业,首先,员工数目很大,尤其是需要有大量的生产人员,同时倒班频繁,三班倒或四班倒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加上人员流动速度很快,入职、离职的员工几乎每天都有,给人事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其二,采购、物流的成本以及库存量,要求控制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否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无从谈起。针对这样的特性,可用信息化降低人财物、产供销、研发(r&d)、市场、文档一体化等方面的管理成本,可创建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财务信息化系统、产品信息化系统、物流信息化系统、营销信息化系统、研发(r&d)信息化系统、生产信息化系统、客户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全都信息共享,就可提高管理效率、效益、效果,降低资源和管理成本。例如,实施信息化工程,创建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就能涵盖人事管理的所有业务功能,并且每个功能都是基于标准化、程序化、集约化、库网化的业务流程设计,以便为人力资源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对于假勤、薪资、福利、用餐、班制、绩效、水平、技能、特长等都能随时掌控,这样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就可以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放在招募管理、知识管理、工作流管理、绩效管理以及培训管理等高级业务管理上,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向“仿生学‘管理的方向转换。然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全国范围的、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技术服务实体能够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的网络化合作平台,跨越地域、行业和技术的**,广泛开展合作,海纳百川般地汇集制造业信息化的各方力量,进行优势集成,以应对制造业企业千差万别的、复杂的个性和需求。
  克服目前困境不是目的,只是为了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有天壤之别。创造是充分利用大脑智力和智力信息,继承、借鉴、消化、吸收、发展、创新古今中外的专利产品、智力产品、科技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新的创造发明和技术改造,简单说,是利用智力资源进行创新,创新过程贯穿整个“产业链‘,而最高的成果形式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因此,其根本问题在于“创新‘,在于“知识产权‘,在于创新人才和创新信息,在于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战略措施,就是《强化信息化管理、克服“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解决“中国创造‘面临的难点》。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战略目的,克服“困境‘是战略基础、解决“难点‘是战略关键、强化“管理‘是战略手段;而强化管理的能动因素是人,所以,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重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有效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3、推行【653工程】,提高人员素质
  我国目前正在推行653工程,其中“6‘:代表6年(2005-2010)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5‘:代表5个重点领域(“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现代管理等)的专业技术人才需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和加强培训;“3‘:代表“重点培训300万名创新能力强、紧跟科技发展前沿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主要目的是“按照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在关系我国经济{词语被屏蔽}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一些重要专业技术领域‘,提升能力和更新知识;因此,要提高“中国创造‘人才素质,应积极推行【653工程】,其重点是有效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信息化能力‘。
  4、培训和提高信息化能力,为克服“困境‘、解决“难点‘提供智力保证
  信息化能力,是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创新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提高信息化能力是专业人才知识更新的捷径。当务之急,是抓好几个关键领域:现代制造、信息技术、现代管理。其中,现代制造领域,以电子制造、新材料、重大装备、精密仪器、系统集成等为其重点,广泛开展信息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每年培训15-20万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信息技术领域,以信息化管理、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软件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等为重点,培训不同行业领域的信息化人才,每年培训10—15万名信息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现代管理领域,以急需紧缺的管理专业为主,开展投融资管理、企业资产重组和上市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以及企业制度、结构调整、国际化经营、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每年培训7—10万名中高级管理人才。
  信息化能力,指推进“信息智力化、智力信息化‘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知识、技能和智慧的运用能力和管理能力。
  信息化知识、技能和智慧的运用能力,主要指“信息智力化、智力信息化‘工程中所需信息化技术(包括“标准化、程序化、数码化、系统化、库网化、一体化、高效化、自动化‘等)的运用能力,即信息化工程能力(ie),这种能力,是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不可缺少的。
  信息化知识、技能和智慧的管理能力,主要指“信息智力化、智力信息化‘过程的控制能力和信息化技术(“标准、程序、数码、系统、库网、一体化、高效化、自动化‘)、信息、信息资源、智力信息、信息化用户、信息化服务和信息化人员、设备的管理能力,即信息化管理能力(ic),这种能力,是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欲出色完成技术攻关任务、发挥技术特长、继承、借鉴、消化、吸收、发展、创新、发明、创造、成果转化,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是知识更新的重点。
  什么是信息智力化?简单说,就是人们用智力开发信息资源,实现客观信息与主观智力相结合,把客观存在的自然信息(如日月星三光信息、雷电信息、云雨信息)、{词语被屏蔽}信息、人类信息,通过实验、接收、编码、分析、统计、研究方法,转化成主观智力信息,即将客观信息变成主观智力信息的过程,就是“信息智力化‘。非智力化的信息,是无法直接利用的,不具利用价值。“智力信息‘是智力活动的前提;必需利用智力信息,才能开展智力活动。信息智力化工作,主要由科研人员、实验人员、信息化人员、编码、分析、统计、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发明、创造、编译出版等人员承担。
  实际生活中,如科研人员通过仪器仪表探索微观信息和宇宙宏观信息,写出的科研报告、实验记录、数据表、图表等,就是典型的信息智力化产品。
  什么是智力信息化?简单说,就是把头脑中的智力(智慧、知识、思想、方法、观察力、创造力、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综合力、控制力),通过文字、数字、编码、标准、程序、记录、报告、图表、编辑、出版,将其转化成客观智力信息,即将主观智力变成客观智力信息的过程,如自动化人员把自动化仪器仪表、机械设备、电线电缆、业务流程、生产线等,利用编码技术变成计算机识别、控制的代码信息、图表信息、数字信息、自动控制信息等,就是典型的智力信息化产品;规划、计划、方案、报告、条例、程序、记录、图纸等都是常见的智力信息化产品
  管理“信息智力化‘产品和“智力信息化‘产品的有效工具,是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系统数据库是人们创新、创造、发明的知识宝库、信息宝库、数据宝库、思想宝库、智慧宝库、情报宝库、科学技术宝库、文献宝库,是继承、借鉴、消化、吸收、发展、创新、发明、创造、知识产权的信息之源,是培训、提高信息化能力的智力之源、知识之源、技能之源。
  强化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战术措施
  (五)强化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战术措施
  强化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战术措施,是信息化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技能的总结,是最有效的措施;只有正确实施这些措施,才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才能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才能使信息化强国之梦,美梦成真。
  战略战术措施,旨在解决“化‘和“管‘的问题。“化‘,指“信息智力化‘和“智力信息化‘;“管‘,指对“化‘的过程和“化‘的对象的管理。“化‘的过程,指对于实施信息化工程、信息化库网、信息化服务过程的管理;“化‘的对象,指对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具体对象的管理,包括对“信息、信息资源、信息系统、信息用户、信息化人员、信息化设备、信息化资金‘等的全方位管理。对解决“化‘和“管‘的系统管理,就是信息化管理。因此,强化信息化管理是提高信息化能力的根本途径,是解决“中国创造‘难点的基本途径。强化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取决于战略战术措施。
  1、强化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措施
  强化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措施,包括观念、知识、技能、系统、数据库、网络、安全、培训等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
  (1)树立信息化观念: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必须树立信息化管理观念,必须充分理解“化‘和“管‘的意义和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化‘是基础,“管‘是信息化成败的关键,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效果,过去不少信息化失败,就是不重视信息化管理,因此,信息化管理观念是否树立,是关系信息化成败的战略问题,绝不能等闲视之。
  (2)学习信息化知识: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管理基本知识,如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检索、信息咨询、信息交流、信息用户、信息化软件、信息化工程、信息化库网、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标准化、程序化、自动化、一体化、数字化、模块化、数码化、网络化等,否则,专业技术人员和信息化人员就很难有共同语言。
  (3)掌握信息化技能: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取、信息检索、信息研究、情报编译、信息库网、消化创新等基本信息化技能。
  (4)了解信息化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了解信息系统、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自动化系统等的运行技能、操作方法和管理程序,能有效控制和管理系统。
  (5)善于利用数据库: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善于充实和利用专业数据库的信息、数据、知识、图表,把数据库作为专业人员更新知识的老师和专业技术发展、创新的知识源。可用dyx通用平台创建自己的专业数据库。
  (6)善于利用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包括因特网、区域网、企业网、局域网、内网、外网、专网、公网)。由于网络信息量大、无序,有用与无用信息并存,利用难度大,可用dyx平台创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有效筛选、处理、序化和快速存取网络信息。
  (7)时刻注意信息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应特别引起专业技术人员注意,黑客捣乱、病毒猖獗,使人防不胜防。为了信息安全,我觉得应采取双轨制: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上网,既保密又安全;外部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网,其网上信息,用移动盘批量处理、杀毒后存入内部数据库。企业自动化生产线,其信息化管理系统基本不上外网,其内网、外网严格分开,保障机电仪一体化、自动化正常运行,以达到强化信息化管理的目的。
  (8)信息化能力培训:强化信息化管理必须对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主要培训信息化能力的意义与内容、信息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信息化管理的对象与方法、信息化技术与安全、专业人员从事专业的现状、趋势、问题与对策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观念、新思想、新产品的现状与趋势,以扩大专业人员的眼界,培养专业人员的创新能力。
  2、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战术措施
  (1)标准化:要实现“中国创造‘之梦,必须掌控“行业标准‘,只有掌握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才有话语权,以及相应的获利权。中国创造将是一场“标准‘争夺战。
  (2)模式化:制造企业的核心是由产品制造组织往外扩展,涉及采购、销售这样的上下游{词语被屏蔽}关系处理;归根到底,制造企业信息化必须为制造企业提供一个标准化、公式化的运作模式;dyx模式(erp模式之一)是目前解决制造企业“困境‘和“难点‘的最佳途径。因为dyx、erp集成了人财物、产供销、研发(r&d)、市场、文档、竞争情报、质量管理、全员质量控制(tqm)、设备维护、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等丰富内容,在线实时分析监控销售、生产、采购、能源、材料、人员、资金流向等各作业环节,及时提供战略情报和决策信息。
  (3)实时化:技术路线和管理路线的整合为中国制造业迈入更加崭新的阶段—“实时化‘企业提供了极佳的条件,实时化企业(rte),将成为中国制造业普遍的追求目标。按照gartner观点,通过使用最新信息,来积极地消除其关键性业务流程中的管理与执行中的延迟,从而展开竞争,这样企业才能更加有效地应对市场竞争,这样的企业就是“实时化‘企业。例如,山东东岳汽车,设计一款半挂车所需的700多条用料数据,实施erp之后,只需3分钟就能自动生成bom;从bom生成生产部门所需的物料需求计划和采购、委外、生产的令单,也仅需7分钟的时间;一项过去需要一两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实时企业要求交易自动化和业务流程优化。erp最显着的地方就是通过交易自动化、并作用于关键的业务流程,从而对运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rte是erp实现管理提升的更高、更新的阶段。
  (4)知识产权化: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差不多是中国的8-10倍,难道他们一个人真能顶10个人吗?其实接触过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知道,个人的差距并不大,真正的差距在于知识产权,在于国家的综合实力。《丛林法则》就是:劳心者赚大钱,劳力者赚生活;你不脑筋,就得动手。中国很多老板靠廉价劳力(农民工)淘第一桶金,目前面临危机,危机原因有三:其一,主要是是没有知识产权,受制于人;其二,是内部危机,长期的低工资严重挫伤了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性,大批的人跳槽、返乡或自己创业,人力资源不再是召之即来的廉价品;二是外部危机,比我们更便宜的地方开始和我们竞争,廉价的优势不可持续。
  知识产权化,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制度---如果盗版盛行,谁还愿意动脑筋
  2)知识产权的市场机制建立---知识产权如果不能充分市场化,谁会感兴趣
  3)企业研发人员的激励---研发人员的配角地位的现状亟待改变,鼓励发明创造
  4)相关的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创造意识及知识产权的意识,非常重要
  知识产权化是“中国创造‘必须要走的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让我们不再把低廉的劳动力当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5)技能化:是增强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信息与知识管理水平的一条捷径。特别是一些基本信息化技能必须学习、了解、甚至于掌握,就更好!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办公(cao)、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创新(computeraidedinnovation,简称cai)是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制造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已被广泛地使用在企业新产品研发、制造系统和流程优化的设计阶段,已成为很多企业创新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cai能帮助企业进行现有产品、系统和流程的诊断分析,并帮助研发人员辨识、解决或避免各种已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在短期内实现最高效、最低成本的创新。近年来,cai在全球航空航天、汽车、船舶、铁道、机械制造等行业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至今,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近400家企业在研发流程中采用cai技术。相对而言,依靠自身的知识开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技术能力,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和相当大的投入。
  现在国际竞争形势逼人,不允许我们花很长时间缩短技术差距;我国的国情也不太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投入巨额的研发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在传统制造行业中推广和普及计算机辅助创新(cai)手段,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科技成果,是我们缩短技术差距,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新产品开发的趋势是:以光机电液一体化为特征的高新技术大量渗入到新产品中,产品日趋小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产品更易于制造、生命周期短、成本低。cai之所以在现代企业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中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就是它将多个领域的最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与计算机软件技术有机结合,cai再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通过两个“相结合‘,使制造企业能立足于世界技术发展的前沿,在产品研发概念或方案设计阶段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6)人本化:“人本管理‘的实质就是强化“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因为,信息化管理是对“信息、系统、用户(使用者)‘的全面管理。在信息化的“人-机‘系统这对矛盾中,人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机械制造信息化中,也必须强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三效(效益、效率、效果)价值,才有利于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在实现“三效‘中,人永远起决定性作用,在我国着名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gnps),其自动化程度特别高,任然需要1000余人进行信息化管理,充分说明在自动控制特别高的人-机系统中,人仍然起决定作用,而且电站“三效‘(效益、效率、效果)的好坏,信息化管理起决定性作用,因为,核电站的所产生的所有的信息源(代码、程序、记录、报告、标准、图纸、图表、说明书、情报、文件、档案、图书、资料、报表等)都必须进行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加工、处理、分类、标引、存储、建库、联网、资源共享等信息化过程,创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服务核电生产和电站运行,其中,gnps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在1996年荣获国家档案科技进步二等奖;而且,电站的人、财、物(包括厂房、车间、设备、仪表、系统、能源、通信、电缆、光纤、管道、材料、备件、道路、车辆、办公用品等)、产(生产、运行、改进、维修、环境保护、辐射防护、安全卫生、保健、事故处理、废物处理、装料、换料、消防、保卫、计划、总结)、科研、市场、开发、服务等,也必须进行“代码化‘、“数字化‘、“标准化‘、“程序化‘、“自动化‘等信息化管理。
  (7)扶持化:国家必须对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管理进行适当的政策扶持,包括贴息贷款、优惠税收、项目补贴、成果奖励、贡献突出者大奖等;由于信息化管理是长期的,强化信息化管理也必然是长期的;所以,国家扶持,绝不是权宜之计,也必须是长期的,使扶持制度化,并纳入法制轨道,以激励企业的创造热情。
  (8)全民化:信息化、发明创造、技术创新,是全体民众的大事,必须全民参与。因此,必须普及信息化、发明创造、技术创新等有关的基本知识,使全体民众树立信息化观念、崇尚发明创造、崇尚技术创新,在全国形成信息化热、发明创造热、技术创新热。
  以上战略战术措施实现之日,就是“中国创造‘成功之时。
  (六)结论
  信息化管理把“人-机‘有机结合、把“知识-科学‘有机结合、把“管理-系统‘有机结合、把“信息-用户‘有机结合、把“库-网‘有机结合、把“智力-创造‘有机结合,把“经验-技术‘有机结合,使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有机体,成为继承、借鉴、消化、吸收、发展、创新、发明、创造的信息之源、智力之源、力量之源。因此,推进信息化,强化“信息化管理‘,就能克服“中国制造‘的困境,就能解决“中国创造‘的难点,就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就能提高信息化的效率、效益、效果(三效),就能真正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信息化强国战略,真正走信息化强国之路。
  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早日强化信息化管理,早日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早日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吧!让我们以奥运精神来积极推进这个变化过程吧!
摆摆菠萝根 2019-5-20 16:32:48
前排顶,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10:55 , Processed in 0.2113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