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7802

左宗棠统帅团队的三个秘诀 [复制链接]

ABEL 2011-2-13 06:42:09
来源:价值中国作者:诸葛长青
左宗棠闻名天下,靠的是自己博学多才、智慧超人,更靠的是他统帅有方。他在带领军队方面,有独特的一套,堪称三大秘密:一是创新团队体系,二是精选将军,三是练精兵。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县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清收复新疆之战)等重要历史事件。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孙占元先生在《左宗棠评传》内指出,“兵之用在精,兵之精在将”,是左宗棠建军思想的核心。
秘诀之一:创新团队体系。
诸葛长青认为,左宗棠借鉴戚继光办法,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是他成就大事业的基础,没有自己的军队,如何成就大事业?左宗棠提出了仿效戚继光“束伍”之法编练军队的主张。束伍,即编制军队。戚继光的束伍制以“队”为基本单位,队长辖士兵;队上为“哨”,“四队为一哨”,哨长辖队长;“四哨为一官”,哨官辖哨长;前、后、左、右四“哨官”为一“总”,“把总居之”。这样,“把总”成为一“总”的统将。戚继光还对统将的“节制”作用倍加重视,认为:“舍节制必不能军。”“节制工夫,始于士伍,以至队哨,队哨而至部曲,部曲而至营阵,营阵而至大将,一节相制一节,节节分明,毫不可干”。
左宗棠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就把“我师不能致寇,每为寇所致”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实行“南塘束伍之法”。因此,他在入张亮基幕府后,积极主张编练军队时“仿前明戚继光束伍之法行之,”率先向清廷提出将湖南的乡勇按此法加以改编的建议。随后,曾国藩编练湘军时所主张的“参仿前明戚继光、近人傅鼐成法”,与左宗棠的见解是相吻合的。接着,左宗棠依照戚继光成法,创行了新的成军规则:“先择将而后募勇,有将领而后有营官,有营官而后有百长,有百长而后有什长,有什长而后有散勇,其长夫又由各散勇自募”。
这样,曾国藩受命办理团练事宜后,他编练的湘军恰改造并沿用戚继光的“束伍”之法。左宗棠接令招募楚军也同样采用此法。这就使湘军或楚军较之“官皆补选,兵皆土著,兵非并之所自招,弁非将之所亲信,既无恩义,自难铃束”的绿营兵来说,湘、楚军能“上下相维,将卒亲睦,各护其长”,一去绿营呼应不灵,指挥不动的积弊。在左宗棠的建军思想中,他强调把“选将”视为要着。他指出:
秘密之二:精选将军。
诸葛长青:你的手下必须是精兵强将,否则,你的事业无法做大,你的命令,无人彻底执行。“治兵,以选将为要。……兵有强有弱,而其实无所谓强,无所谓弱,视其将领而已。将领得人,则廉以率属而额可足,勤以练兵而技可优,忠义以倡其勇敢之气而胆可壮。否则,兵有轻其将领之心,而怯者亦骄;兵有不顾其将领之心,而骄者仍怯;出队则忧其怯,归营又苦其骄,而兵乃不可用矣。窃以为治兵莫要于选将者,此也。”
于是,左宗棠在咸丰十年(1860年)招募楚勇时便十分看重营官是否具有“将才”。他所选用的副将崔大光、游击李世颜、罗近秋等9人,均被左分别认为是“久历戎行,最为勇敢”、“人素勇往,久经战阵”、“技艺优素,人尚朴实”、“朴诚勇敢,深知战事”可见,左宗棠的选将标准重在精于兵事、勇敢和朴实三个方面。对此,他反复阐述道:“营官多用武人”,“止取其能拌命打硬仗耳”。“将领勇则兵强,将领怯而兵弱”,所以“频年涉历军事,于用人一事颇当留心,大抵贵谋贱勇一说,未可尽恃。盖好谋而成,原是统将之事,未可尽以此望之偏裨僚佐”。“从来兵事最宜质实之人,最不宜浮文巧诈之人”。“大约取人总以诚实为主,多一分文,少一分质,于兵事尤不宜也”。正基于这些认识,左宗棠强调说:“用兵之道,选将为先”;“选将之方,朴谨为要”。“军营兵勇得力,全在将领得人。非勇锐不足以振军威,非端廉不足以明纪律。将材难得,求备固难,然必其质地蠢实,实堪造就,而后可用其长而去其短。”左宗棠不仅有明确的“选将”标准,而且还有独到的“用将”之方。用将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人才。他在致胡林翼函中说:
[1][2]下一页学习更多领导技巧企业管理 > 领导力 > 领导艺术栏目
-距离 2019-5-22 09:45:01 来自手机
本来在潜水,看到LZ这篇矿石奇文,实在忍不住出来冒个泡泡:真TM天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千风纸鹤 2019-5-25 07:51:09
沙发位出租,有意请联系电话:138383843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5 13:25 , Processed in 0.2213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