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4453

曹参成功的管理人生 [复制链接]

Hugo 2011-2-13 07:16:02
来源:价值中国作者:李文武
爱荷华大学的管理学家柯特.卢因通过对领导行为的研究,发现了三种领导行为或领导风格:独裁式领导风格、民主式领导风格、自由放任式领导风格。中国历史上西汉的建立,离不开几位开国大功臣的功勋,比如萧何、韩信、张良、陈平、曹参等。在汉高祖刘邦过世后,汉惠帝继承皇位,而曹参也被提升为相国。相国是古代官名。春秋时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
秦国于公元前328年始设,以张仪为相。公元前309年设左右丞相。惟楚国终战国之世未设相位,仍以令尹为最高官职。秦有相国。汉初先置丞相,后改为相国,各诸侯王国亦设过相国,后改称为相。相国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担任相国的曹参管理国政时采用的是自由放任式的领导风格。
忠心耿耿,屡建奇功,监狱警官得封高爵
曹参字敬伯,沛(今江苏沛县)人,刚开始是江苏沛县的监狱人民警察,他的顶头上司是萧何。秦朝的暴政引起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汉高祖刘邦自封沛公开始起事时,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高祖。曹参率领作战部队准备攻打胡陵、方与两地区,因有秦监公的部队驻守在这附近。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建立了一套地方监察制度——监御史制度。
在地方上,“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监还可称为“监公”,或称为监御史、监郡御史、郡监等。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曹参采用避实击虚的战术,消灭了监御史的部队。胜利后挥军东下向薛(山东省滕县南)、泗水(山东省中南部泗水县)守军进攻。他向东拿下薛县,在薛县外城的西面进击泗水郡郡守的军队。然后又攻打胡陵,夺取了它。取得薛县后,率领部队移军方与。这时方与的原守军已经背叛,投降了魏王魏咎。曹参大怒,顺而命令军队攻向方与。丰邑也叛变了,投降了魏王魏咎。曹参只好率军又去攻打丰邑。
由于曹参立有战功,被刘邦封赏二十等爵第7级,“七大夫”爵位。曹参在此期间的战功和受封的爵位或职位有:1打败监公的军队与薛县的守军,得“7大夫”爵位。2夺取了砀县、狐父和祁县的善置驿。曹参又攻打下邑以西的地方,一直到虞县。并且与秦军的主力章邯军队对抗。攻打爰戚和亢父时,曹参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因功官职升为五大夫。3北援东阿,攻陷陈县,追击到濮阳。他攻打定陶,夺取临济。南救雍丘,杀死秦相国李斯的儿子李由,同时还俘虏秦朝军候一人。被号称“建成君”,被刘邦任命为爰戚县县令。4曹参跟随沛公攻打东郡郡尉的军队,打败了敌军。成阳南面进击王离的军队,打败了敌军。击败逃的敌军,向西到了开封,进击赵贲的军队,打败了敌军。向西在曲遇进击秦朝将领杨熊的军队,打败了敌军,还俘虏了秦朝的司马及御史各一人。被刘邦封为执珪,战国时楚国之爵名,又称上执珪,为楚最高爵位。珪为卿大夫在举行典礼时手中所执之一种玉版,爵高者始能用之。5跟随沛公刘邦攻打阳武,拿下辕、缑氏,回军进击赵贲的军队,战胜了敌军。
向南攻打犨邑,夺取了宛县,俘虏了敌将吕,平定了南阳郡。向西攻打武关、峣关,夺取了这两个军事战略关口。在蓝田的南面、北面攻打秦朝的军队,战胜了敌军。胜利的汉军到达秦朝首都咸阳,灭亡了秦朝。被刘邦封建成侯,任职为将军。6跟随汉王回军平定三秦,打败了章平的军队。打败了赵贲和内史保的军队。在河内拿下修武地区,向东在定陶进击龙且、项他的军队,打败了他们。汉将王武在外黄反叛,程处在燕县反叛,曹参率军前往进击,都打败了他们。柱天侯在衍氏反叛,曹参又击败叛军。在昆阳攻打羽婴,打败了它。后又打到荥阳。被刘邦任职为护军中尉。
从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到护军中尉,在战争中曹参显露出他的军事才能。他表现出雄壮的进取心、强烈的领导欲、诚实与正直、强烈的自信、卓越的才智,再加上战争中、书本中学到的军事与管理知识,使他能够屡立军功,步步高升。曹参在战争中表现出极高的努力程度,对成就与事业有较高的渴望,并且精力充沛,工作积极主动,不知劳苦地执行军事任务的各项活动。以强烈的意愿去影响和领导属下将士,勇于负责、敢于负责的工作作风。还在上下级之间建立了一种诚信关系。曹参展现出充分的信心与信念使下属对目标、决策的正确性坚信不疑。
[1][2][3]下一页
张良功 2019-5-22 12:20:54 来自手机
支持你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7752055 2019-5-24 09:07:07
LZ敢整点更有创意的不?兄弟们等着围观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4 10:32 , Processed in 0.2281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