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326

回国后难以适应职场生活 部分海归就业遇难题 [复制链接]

istamina 2022-4-29 12:43:22
无可否认,大部分海归都是职场上的“香饽饽”,海外“镀金”的经历,使得他们就业时有了很大的竞争优势。然而,对于有的海归而言,求职之路...
      
      
无可否认,大部分海归都是职场上的“香饽饽”,海外“镀金”的经历,使得他们就业时有了很大的竞争优势。然而,对于有的海归而言,求职之路却异常艰难,他们中有的人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与自己当初出国时的心理预期相差较大;有些海归回国后甚至直接在家待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带”……记者调查发现,对于这些人而言,海外留学的经验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专业教育意义,他们除了学会喝下午茶以外,高不成低不就,遭遇就业尴尬。专家提醒,海归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还要从心态、规划等多方面做好调整。
A 案例
回国后适应不了职场生活
刘阳今年25岁,是一位英国海归,记者打电话约采访时间时,是个周五的中午,没想到电话中她痛快地回复说,“下午三点吧,咱找个地方喝点东西。”
在闽江路一家咖啡店外,记者见到了从MINI车里下来的她,黑超、高跟鞋、大卷发、浓妆,形象热辣,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刘阳正在工作的状态。当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时,刘阳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大方地自嘲说,“去年工作了两天,现在待业呢,所以空闲时间多得很。”刘阳说,当时高中毕业后,父母就把她送去了英国雷丁大学待了三年,她喜欢上了那里,毕业后自己继续在英国赖了一年,去年,在爸爸妈妈强烈要求下回了国。
刘阳说,回国后家里给找了一份事业单位的工作,而就是这样令人艳羡的工作,刘阳去了几天就不干了,“我现在对国内的生活很不适应,工作太紧张了。在国外,每天下午四点,我都要去喝杯咖啡,喝下午茶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了 。回国工作之后,别说喝下午茶了,按时下班都不能保证,经常加班到很晚。”刘阳说,最让她难以适应的是人际关系,“我实在不懂怎么与办公室的人相处,就宅在家里,周围的朋友都上班了,自己在家确实挺无聊的。就做做头发,逛逛街,有时间帮帮家里”。
记者问刘阳,在英国学到最多的是什么,刘阳坦诚地说:“我们在外面生活很自由,在学校确实并没有学到东西,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吧。我口语很好,不过回来都一年了,再不练习,连口语都生疏了。”
不愿打工,想创业又和社会脱节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像刘阳这样的海归并不在少数,他们习惯了国外松散的生活方式,回到国内之后,他们难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方式。
小孙最近在为自己的员工气愤不已,“在国外,员工选择一份工作那是因为热爱,但我店里的员工都是冲着钱来的。”小孙在武汉大学就读的本科,毕业之后去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企业管理,两年之后,拿着较高学历的小孙回到国内,在家人的安排下 ,进入了一家著名的合资企业,满怀着抱负和热情进入企业后,现实却让他感觉跌入了谷底。“国外的企业讲究的是体系化、制度化,没想到国内的公司很不一样,制度不完善,部门分工不明确,乱糟糟一团,太复杂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管理梦想,小孙决定自己创业,在家人的资助下开了一家足疗店,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不景气的生意 ,还有“看不习惯”的员工,给他泼了很大一盆冷水。小孙告诉记者,他认为自己跟员工的沟通可能出现了问题。“我对员工要求比较严格,价值观的融入也非常强吧。”小孙说,“我希望员工是因为热爱捏脚而捏脚,但是员工都是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而选择这份工作,我觉得我跟员工的理念冲突很大。”
小孙很迷茫,难道要让他放弃对员工的价值观要求吗?他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足疗店。但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下去,他又担心自己很难招到合格的员工。足疗店该何去何从,小孙自己也不知道了。
B 调查
不少海归两年内能否就业成了问题
青岛人才网的负责人在采访时表示,选择出国“镀金”的人及深造后回国的人越来越多,使得“海归”不再抢手。的确如此,从数据上看,近三年来,青岛也出现了留学生回国热。2009年,青岛全市约有900多名留学生回国就业;2011年截止到7月份,岛城已有约1000名留学生回国。
“如今的留学生已经不再吃香,反而局限性越来越大。”智联招聘青岛地区经理王斌直言不讳地说。王斌的话也点破了如今部分海归就业的尴尬现状。像刘阳一样,在家待业的海归并不在少数,海归这个词在应聘时 ,不再是能带来加分的字眼。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海归在两年内能否就业成了问题,一部分海归回国后会接手家里的生意,或者通过关系找到工作。在记者对10位海归的调查中,“工资少”、“找工作难”、“就业环境差”、“难以融入工作圈”等问题,是海归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部分海归和国内优秀毕业生相比优势不明显
据了解,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办事处对海归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最后是事业单位,如旅游局,外事办等,很多企业高管选择海归,英语口语是一方面,更多也会考虑公关和提升社交档次的需要,看中了他们对于国外生活的理解,以迎合外国管理者的口味,这是海归的两大优势。有专家分析,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看,现在部分海归和国内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中华英才网青岛分公司的于经理把这部分“海龟”戏称为“海带”,他告诉记者,海归待业是有其原因的,“很多留学生由于经济压力比较大,在留学期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打工上,而国内的学生相对来说可能更专注于学习。而且由于海归长期以来与中国本土的环境脱轨,在工作融合度上可能会比一直在国内上学的大学生要困难一些,这也是让企业担忧的原因之一。”
“海归在国外求学,会得到一些更先进的理念,但并不意味着海归可以比国内的毕业生做更高的职位,拿更高的薪水。大型企业要考虑到整体的薪酬体系,并不会因为你是海归就给开高工资,企业看中的是实际工作的能力。”于经理说,“海归只有在和别人竞争同一岗位之后,体现出自己的优势,才能够享受更高的待遇,所以对于海归来说,放平心态特别重要。如果有真才实学,一样会得到重用。”于经理说。 前程无忧网的负责人也谈到很多海归回国后的种种不适应,“比如有些海归非高薪职位不求,但预想和现实的落差太大;有些海归非东部沿海大城市不去,但实际上内陆城市及中西部地区的人才需求量更大;很多海归有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而国内企业出于用工成本考虑,更愿意招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
专家称只有不“理想化”才可能有作为
“毕业即待业,海龟变‘海带’。”一位海归在某论坛上这样自嘲道。拿着微薄的工资,抑或是直接在家待业……这就是目前一些海归的生活状态。现实生活的不如意使得海归转而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不满,从踌躇满志的海归变成了满腹牢骚的“愤青”。
部分海归目前的窘境,很多家长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对于“将孩子送出国读书才能高人一等”的观念,专家是怎么看待的呢?就这个问题,智联招聘青岛分公司的王经理有自己的看法。他建议,出国留学要理性,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夺。“就目前的就业情况,从投资上来说,花大笔钱出国留学并不划算。不过家庭殷实,没有经济负担的话,出国对一个人品位和气质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但是据我了解,有些人贷款出去留学,就为了学成回国之后把贷的款还上,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其实就有些误入歧途了。”
前程无忧网的负责人则提醒学生,要将兴趣、专业、行业综合起来,做出完整的出国学业计划,“兴趣不是异想天开,而是要以自身专业背景、未来就业方向为前提。一切选择的最终衡量标尺,在于是否有利于你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只有这几方面有机地结合,才能让留学生涯变得有价值。”
该负责人还建议留学生要经常和国内的同学、朋友交流,维护好国内人脉。“如果你计划毕业后回国,那么在国外深造期间,也一定要时刻关注国内新闻,保持对国内职场的敏感性,经常了解就业市场的行情变化,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选择。”
见习记者 郑昆仑 记者 丁辉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0:32 , Processed in 0.2190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