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思路,是从思想介绍到如何行动,最终打造出精益企业。 一:精益原则 5个原则 : - 精确定义特定产品的价值——只能由最终客户确定,客户不买单的,就不叫价值。美国/德国/日本这种工业强国,都以自己的方式来定义价值,比如股东/工程师/位置(肥水不流外人田)。价值的定义一再被现存的组织/技术/未折旧资产/过时的规模经济思想歪曲。
- 识别出每种产品的价值流——如何做价值流分析:沿价值流的三种活动方式:明确能创造价值的;不创造价值但不可避免(比如检验),称为1型浪费;不创造价值可以马上去掉,称为2型浪费。
- 使价值不间断的流动——完美的组织设计和关注点应该放在价值流动上,但现实情况,一定会受制于组织/部门/设备。真正的挑战是小批量的连续流,日本的做法是学会迅速换模,并且使用小型化机床。某司就是典型的受制于部门,工艺为了让自己的产出高,批量越来越大。
- 让客户从生产者方面拉动价值;
- 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尽善尽美:越是拉动,阻碍越大。而也许追求尽善尽美的驱动力是透明度。比如财务透明度和用给员工发奖金的形式表明对结果的及时反馈。
在消灭浪费时,要遵循有策略有步骤的集中火力,以达到最佳:首先,最高领导层要在批量生产转换为精益生产上取得一致目标,然后选几个项目并指派人员达到目标,最后要确立一个数字化的准时准点改善目标。 变革代理人通常都是专横的人。 二:从思想到行动:分享了在行动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以及客服障碍的方法,并最终如何系统化的打造出精益企业。 - 最困难的显然是从克服现有组织中的惰性起步。作者建议:需要一个变革代理人,还需要掌握精益知识的精髓(越多人掌握越好),某次危机作为变革杠杆,一个价值流图,以及对创造价值的活动迅速进行彻底改善的决心。
- 而且要尽快开始重要的和看得见的行动,且要求立竿见影,以尽快扩展变革范围。
- 在行动时,一开始就要处理好多余人员。最好的方法是一开始就策划一种增长战略,以吸收剩余资源。
- 对于钉子户(有一小部分管理人员完全不能接受新观念),要坚决拔掉。
- 一个鼓励精益思想的业务系统包含:
- 一旦客服了最初的惰性,形成精益改善的氛围,大量改革的提案会像滚雪球似的膨胀,变需要建立一种机制,已决定实施的重要性和优先顺序;一个新办法以保持成绩并鼓励人们去做正确的事情;所有事情透明,让大家都看到能做什么事情和如何改善;向每一个员工进行精益思想教育的系统方法;系统化的重新考虑设备。
三:精益企业 - 作者用了一个很精妙的词“结束工业冷战”,来表达精益思想和行动应该在价值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
- 也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如何在不同行业做到尽善尽美,比如旅行、医疗、食品生产和配送、建筑业等,其实就是以客户思维来打造。
- 最后一再强调了使精益变革要制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