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指南:破窗效应与火炉法则 从事企业管理要懂得破窗效应,破窗效应让我们防微杜渐,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任由事态不断恶化。 企业抓管理、定制度、定规则,还要懂得火炉法则,应用火炉法则抓好激励与考核,培育制度执行文化。 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破窗理论应用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基于破窗效应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就要重视对违规现象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制定的制度和规则,第一个违犯制度的,就不能姑息纵容,否则会有更多人违犯制度和规则。 火炉法则 所谓“火炉法则”,就是把“火炉”烧得红红的,放在那里,本身并不会主动烫人,但只要有人敢于触摸,它就必烫无疑,不会顾及触摸者的身份,人人平等,谁摸烫谁,而且立即处罚,没有下不为例。 火炉法则特性: 警示性 一个火炉放在那里,熊熊火苗,告诫旁人不能轻易触碰和跨越,自然具有威慑力。制度就是规范,也应具有警示作用,起到事前的一个约束与预防作用。 及时性 一个红通通的火炉,如果你去触碰它,你会马上会被灼伤,而不是摸上去,等一下再感觉到热。违背制度就会马上得到相应的惩处,承担相应的责任,及时性是奖惩的一个重要原则。 必然性 如果你去触碰火炉,你必然会被灼伤,而不会这次碰了会灼伤,下次就不会灼伤。违背制度必然会承担相应的后果,而不会因为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平等性 不管你是什么人,一般工人也好,政府官员也好,企业老板也好,去触碰了火炉,都会被灼伤,火炉不会因为你是什么人而选择是否灼伤。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谁违反了制度,都会受到相应的惩戒。 从这四个方面来看,用火炉来比喻制度和制度的执行,倒也显得十分贴切。 火炉法则应用: 制度执行与考核需要遵循公平原则,这就是烫火炉原则,其内容如下: 1)知烫别碰(警示性):所有的惩罚条款都应该是公开、透明的,让员工知道做了什么是要受到惩罚的,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违规的事件发生; 2)谁碰烫谁(公平性):这一点很重要,无论哪级领导,只要违反企业规定的制度,都应该受到惩罚,这样才能“立木取信”,才能服人; 3)轻碰轻烫,重碰重烫(适度性):同样是违反劳动纪律,迟到三分钟和旷工三天,其惩罚力度不应该相同,否则就产生“犯小过,索性犯大过”的现象,要适度使用惩罚条款。 4)即碰即烫,不秋后算账(即时性):这一点很重要,员工违反企业规定,马上应该受到处罚,这样他才会受到“违规”的刺激,接受教训。 5)碰哪烫哪(分明性):不同惩罚条款适用于不同的违规行为,在应用惩罚条款时一定要准确定位,不可用错,也不可失当,否则会造成员工不满或者思想混乱。违反劳动纪律应该受到劳动纪律惩罚,违反安全规定应该受到安全规定惩罚。 6)每碰每烫(一贯性):这一点是保证员工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三个月前违规受到惩罚,三个月之后违规仍然要惩罚,否则员工以为你的规矩变了,老毛病又犯了。持续的烫火炉可以促进习惯的养成。 企业管理离不开制度和规则,许多企业制度不缺,缺的是有效的执行。 制度规则的执行,就需要遵循火炉法则。管理者要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制度,形成制度的严肃性,才能打好管理基础。 搜索young6668添加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公开课招生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