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4497

5S护理管理内容 [复制链接]

未知 2019-5-17 23:24:01
一、推行实施《5S管理》的目的:
  1.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乃至杜绝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2.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查找,提高工作效率;
  3.各种标识清楚显眼,保障护理安全进行;
  4.降低支出成本,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使用,减少浪费,提高科室效益;
  5.改善护士的精神面貌;
  6.整洁的工作环境给患者留下深刻印象,改善和提高护理队伍的形象。
  二、我们有下列“症状”吗?
  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1.急等要的东西找不到,心里特别烦燥;
  2.桌面上摆得零零乱乱,以及办公室空间有一种压抑感;
  3.没有用的东西堆了很多,处理掉又舍不得,不处理又占用空间;
  4.工作台面上有一大堆东西,理不清头绪;
  5.每次找一件东西,都要打开所有的抽屉箱柜狂翻;
  6.环境脏乱,使得上班人员情绪不佳;
  7.制订好的计划,事务一忙就“延误”了;
  8.仓库堆放混乱,帐、物不符,堆放长期不用的物品,占用大量空间;
  9.办公室台面上灰尘很厚,长时间未清扫,有用和无用的物品同时存放,工作场所变得很小;
  如果每天都被这些小事缠绕,你的工作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解决上述“症状”的良方就是——推行5S管理。
  三、5S要求
  a)整理: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
  b)整顿: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
  c)清扫: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
  d)清洁: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
  e)修养: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护理人员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以院为家、以院为荣”的地步。
  四、推行5S管理的理由、作用
  1.推行5S的理由:
  实践证明5S推行不良,会产生下列不良后果。
  (1)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情绪;
  (2)造成职业伤害,发生各种护理安全事故;
  (3)降低设备的精度及使用寿命;
  (4)由于标识不清而造成误用;
  (5)影响工作和护理质量。
  2.推行5S管理的作用:
  (1)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2)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
  (3)塑造一个科室的良好形象,提高护士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4)稳定和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5)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消耗;
  (6)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五、推行《5S管理》内容及方法
  1.整理(SEIRI)
  定义: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
  对象:主要在清理现场被占有而无效用的“空间”;
  目的:清除零乱根源,腾出“空间”,防止物品的误用、误送,创造一个清晰的工作场所。
  整理的对象:
  (1)办公室、治疗室的抽屉、柜子、书籍、制度夹、办公桌上的物品、病历、留言板、墙上的标语、白板、垃圾等;
  (2)置放于各个角落的物品、装饰品的摆放、桌椅凳的摆放等;
  (3)污物间的物品、垃圾、拖把、平车、轮椅、被服等;
  (4)仓库内的物品,不用的物品是否合用等;
  (5)大厅的沙发、电视、装饰品等;
  (6)各个病房内的床、床头柜、凳子、装饰物、垃圾、纸篓等;
  制定“需要”与“不需要”标准:
  工作现场全面盘点,就现场盘点的现场物品逐一确认,判明哪些是“要”哪些是“不要的”。
  根据上面的确认,订出整理“需要”与“不需要”标准表,护士根据标准表实施“大扫除”。
  不需品的处理:
  依据“需要”与“不需要”进行分类,该报废的与相关部门联系,丢弃的一定要丢掉,该集中保存的由专人保管。
  2.整顿(SEITON)
  定义: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
  对象:主要在减少工作场所任意浪费时间的场所。
  目的:定置存放,实现随时方便取用,利于操作与抢救工作。
  整顿的实施方法:
  整顿的主要对象在“场所”而工作场所最大的时间浪费是在“准备工作时间”,在工作中“选择”和“寻找”花费一定的时间。所以,要想消除“选择”和“寻找”带来的时间浪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经整理所留下的需要东西、物品要定位存放,必要时标识清楚;
  (2)依使用频率,来决定放置场所和位置,便于使用;
  (3)对分类后的物品特别是治疗室的物品进行分类放置,并标识清楚;
  (4)不许堵塞通道;
  (5)物品按规定摆放;
  (6)不合格品及时处理,并及时联系经营管理科;
  (7)不明物撤离工作现场;
  (8)留言板及白板置于显目的地方,且不妨碍工作人员的视线;
  (9)消毒液、治疗盘等应放在特定的地方;
  (10)无法避免将物品放于定置区域时,可悬挂“暂放”牌,并注明理由时间。
  放置方法:
  (1)置放的方法有框架、箱柜、塑料篮、袋子等方式;
  (2)在放置时,尽可能安排物品的先进先出;
  (3)尽量利用箱柜放置,节省空间,提高收容率;
  (4)同类物品集中放置;
  (5)框架、箱柜内部要明显易见;
  (6)设定标识,注明物品名称;
  (7)污物间的清扫器具悬挂放置。
  3.清扫(SEISO)
  定义: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渍状态;
  对象:主要在消除工作现场各处所发生的“脏污”
  目的:
  (1)保持工作环境办公室、治疗室、病房、仓库、污物间等的整洁干净;
  (2)保持整理、整顿成果;
  (3)稳定设备、设施、环境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4)防止环境污染。
  清扫的推行方法:
  (1)例行扫除、清理污渍;
  a)规定例行扫除时间与时段,如:每日15min5S活动,每周90min5S活动,每月360min5S活动等;
  b)全科护士拿着扫把、拖把、抹布等依规定彻底清扫;
  c)管理者要亲自参与清扫,以身作则;
  d)要清扫到很细微的地方,不要只做表面工作。
  ?洗净地面油污;
  ?清除箱柜内部深处的污渍;
  ?日光灯、灯罩或内壁之擦拭;
  ?擦拭办公室内柜子内、上部位,不留死角;
  ?治疗室窗户或门下护板;
  ?桌子或设备底部;
  ?仓库、值班室的地板与壁面等。
  (2)调查脏污的来源,彻底根除;确认脏污与灰尘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如:
  a)在治疗室加药时,药水喷到墙上或治疗台上造成污渍;
  b)办公室、大厅的开关、门把手长期触摸造成污渍;
  c)设备的反复使用使污渍增加;
  (3)治疗室内在固定位设置垃圾桶,保证分类清楚,及时回收及处理;
  4.清洁(SEIKETSU)
  定义: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全科人员感到整洁、卫生;
  对象:透过整洁美化的工作区与环境,产生护士的精力充沛;
  目的:养成持久有效的清洁习惯,维持和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
  清洁的实施方法:
  (1)整理、整顿、清扫是“行为动作”清洁则是“结果”;
  (2)对办公室、治疗室、病房、值班室等进行彻底整理、整顿、清扫之后,所呈现的状态便是“清洁”;
  (3)清洁,在清扫方面呈现“清净整洁”,感觉上是“美化优雅”,在维持前3S的效果同时,通过目视化的措施来进行检查,使“异常”现象能立刻消除,使整个病区一直保持在正常状态;
  (4)清洁的维持与环境之新旧没有关系,一个新工作环境如果5S没有做好,也只能算是三流的工作场所,反之一个20、30年的老场地,如果3S持续彻底执行,虽然并不起眼,但是内部却是干净清爽,一尘不染,则属一流工作场所,这其间的区别,只在有无“决心”与“持续”而已;
  (5)一个按制度规定清扫的科室,除了可使护士感觉干净卫生,精力充沛之外,更可以此提高护理质量与科室形象。科室护士长应特别做到:
  (6)在留言板上多利用标语宣传,维持新鲜活动气氛,保持好前3S活动成果,养成“整洁”的习惯。
  (7)设定“责任者”,加强管理。
  (8)护士长随时巡查纠正,巩固成果,有不对的地方,一定要沟通予以纠正。
  5.修养(SHITSUDE)
  定义: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护士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以院为家、以院为荣”的地步。
  对象:主要在通过持续不断的4S活动中,改造人性、提升道德品质。
  目的:
  (1)养成良好习惯;
  ?加强审美观的培训;
  ?遵守院纪院规;
  ?提高个人修养;
  ?培训良好兴趣、爱好。
  (2)塑造守纪律的工作场所,井然有序;
  (3)营造团队精神,注重集体的力量、智慧。
  修养实施方法:
  修养是5S的重心。因此,修养不但是5S,更是患者及家属所期待的;因为,如果医院里每一位员工都有良好的习惯,并且都能遵守规章制度。那么,各项规章制度,都将很容易地贯彻落实下去,并取得成效,使患者满意。
  (1)前4S是基本动作、也是手段,通过做好前4S活动,使护士在无形当中养成一种保持整洁的优良习惯;
  (2)通过前4S的持续实践,可以使护士实际体验到“整洁”的工作环境给自身带来的愉悦,从而养成爱整洁的习惯;
  (3)必须认真落实;
  (4)5S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必须进行检查总结。
  (5)各科室建立推行《5S管理》相关标准和制度;
  (6)各种标准、制度要目视化,让这些标准、制度用眼睛一看就能了解;
韩长亮 2019-5-30 09:48:08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在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23:33 , Processed in 0.2473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