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6118

闲聊5S的推行 [复制链接]

未知 2019-5-17 23:23:01
对于5S的推行,书本上说的已经很多、很标准了。我这里聊的是平时,看到和想到的几件事情,只能作为一家之言。
  一、1S整理
  整理的含义是区分工作场所必要和不必要的东西。对于不必要的东西尽快处理、报废。整理的对象不仅包括生产所需的原料、辅件、包装物、容器、工件、工装、工用具;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品、半成品、返修品、待处理品、废品、料头、料把;以及工业垃圾(如废纸箱、纸板、纸袋、废塑料袋、纸片;办公区域的各种文件资料、办公用品等等。
  实施整理的重点:1对于必要和不必要的东西要有一套明确的判断标准。2明确物品的存放场所。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想:
  1谁来制定这个要与不要的判断标准?是公司指派某一管理部门制定?还是生产部、设备部、物流部、办公室各部门制定各部门的判断标准,然后汇总。
  2要与不要有地点区域的问题,某件物品,如某一牌号的原料,对于需要该牌号的机台是必要的,对于其他机台是不必要的。
  3要与不必要有一个时间段的问题。比如有些产品定型用的工装,生产这种产品时是必要的,不生产这种产品时,则是不必要的。比如降温用的风扇,对于夏季来讲是必要的,对于冬季来讲是不必要的。比如同一机台,生产A产品时所需的原料、工装,如果换成生产B产品时,则未必是必要的。
  4要与不必要有一个需要量的问题,某种产品的计划产量需耗用多少原料,与这个数量相符,才是必要的,超过这个耗用量,则是不必要的。
  5整理要的东西有一个怎样定置摆放的问题。如原料必须码放整齐(码多高、量多少),包装物、装配辅件在机台旁应该怎样摆放?(有一段时间是放在原料库栅栏边的地上)
  6要与不要与使用者有关。比如试机时挑口料的铁杆,对于工艺员来说是要的,对于机台操作工来说是不要的。
  7要的东西留下来整顿,不要的东西并不是全部扔掉(有些5S讲解中“扔掉”的提法欠妥)。那么不要的东西,由谁清走?送到哪里?这个问题不明确告知员工,就会发生料头、塑料袋、废纸箱、纸板扔入垃圾箱的事情。
  企业中物资的去向一般有以下几种:A送入成品库、半成品库:生产加工完毕,经检验可以入库的产品、半成品;B返回原料仓库:某一产品停机后余下来的原料、辅件、包装物等等;C送粉碎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料头、料把(未污染和已经污染的必须分开);D废品回收区:待售废品是指在本企业失去使用价值,可以售卖或者返回供应厂家的东西。如破损的废旧纸箱、纸板、包装塑料袋,污染过的产品、料头、料把,缠放丁基胶带的塑料盘、从不良品上撕下来的海绵泡沫块等等;E工用具架:生产完工,不再使用的工装夹具、工用具等。
  二、2S整顿
  整顿的目的是创造井然有序、一目了然的工作场所。排列直,照着谢雄华的线不偏不倚;堆码正,像杨元运清理的纸箱四方四正。
  1整顿就是要对现场必要的物品划分区域,归类,定置,标识。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怎样放?放多少?谁来保持?有一段时间放在原料栅栏下的装配辅件、包装袋等,给人的感觉非常强烈——散乱。
  2如果有员工在车间通道上进行产品装箱,或者返工,对这样的员工和他们的班长必须给予制止,加强教育。因为这样的行为既堵塞通道,又使生产现场产生一种散乱的景象,不仅公司来客看见了不爽,留下非常坏的印象,而且内部员工行走也非常不便。
  3产品装箱,每满一箱应及时码上托盘,满地纸箱的情形不是现代企业应该出现的。托盘上装产品的纸箱必须角对角,边结边;中空板箱必须对齐对正,卡入箱角槽内,放稳。
  4整顿的另外一个延伸方面,就是先进先出。
  三、3S清扫
  清扫是对自己身边的工作场所,以及工厂内部进行清扫,保证拥有一个清洁的工作环境。
  1没有保洁员的企业,公司对各区域划分责任区,身边的工作场所每天班后清扫,其他地方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他们的5S做得也不错,因为他们是全员性的。
  2有保洁员的企业,应该对保洁员和操作工各自的清扫区域做出明确的划分。从5S的理论上讲,员工各自身边的工作区域,一样应由员工在班后清扫,保洁员只能负责其他公共区域的卫生,和机台停工之后的大扫除,这样才不会降低员工的素质和责任心。否则可能会养成员工不爱护环境的坏习惯。
  3清扫和保洁是一种目的,二层意思,各有各的侧重点。员工的清扫侧重于工作区域;保洁员的清扫侧重于公共区域。
  4员工的清扫责任区可以连同整理、整顿的内容,以5S责任状的形式悬挂于工作区域的某一地方,使员工清楚明了。
  5员工工作用的工作台、凳子应当保持清洁。工作区地面的纸屑、封箱带、各种不干胶由员工清理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素质的提高。
  四、4S规范(清洁)
  在很多译文和推广5S的文章中,都把第四个S按日文原义翻译为“清洁”。它在5S中的定义是将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进行标准化、制度化。所以我认为“规范”用更合适(不必局限于开头字母)。
  13S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由谁来制定制度,制订标准,形成文件?
  23S的标准中应规定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或效果),谁来检查?怎样检查?检查后怎样(有哪些相应措施?)新的措施效果如何?谁来跟踪?
  33S的制度、标准应使全体员工清楚明了,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应采用专题培训讲解,宣传栏宣传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5S意识的灌输。
  4任何制度、标准都是成功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在新方法实行并取得成效以后,把它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是必要的。所以5S制度也应该有一个不断修订、完善、提高的过程。
  五、5S素养
  素养,其实就是通过不断的4S活动改善,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企业的管理素质。可以运用PDCA循环模式,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且在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加以巩固;同时解决另外一个问题。这样循环往复的推进,日积月累的小进步,到一定时期后就是一个脱胎换骨的飞跃。
日咧狗 2019-5-29 21:55:32
我是个凑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11-25 01:26 , Processed in 0.5114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