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1264

浅析5S管理方法 [复制链接]

未知 2019-5-17 23:20:55
一、5S管理的内涵
  所谓5S管理是日本丰田式的管理。整理(seil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和素养(shiztuke),取其日语罗马拼音字而成。
       
  1.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东西分为“要的”和“不要的”,把二者明确、严格地区分开来。区分“要”与“不要”的标准是“现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并将“不要的”东西尽快处理掉。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
  2.整顿:把留下来的必要的东西依规定的位置,分门别类排列好,明确数量,进行有效的标识。整顿的关键是要做到定位、定品、定量,合理定置、摆放整齐。
  3.清扫:彻底将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目的在于培养全员讲卫生的习惯,创造一个干净、清爽的工作环境。
  4.清洁:指对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工作成果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和深人。清洁活动的要点是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不要弄乱,不要弄脏。不仅物品需要清洁,现场员工同样需要清洁。员工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
  5.素养:要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通过节时、节料、节费来降低成本。一个规范有序的生产现场,不安全因素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有效益,争取到了时间、空间,达到高效、优质、低耗、安全,效益就是自然结果培养人,人的素质在潜移默化地提高。5S管理始于素质,终于素质。
  二、5S现场管理法的推行步骤
  掌握了5S现场管理法的基础知识,尚不具备推行5S活动的能力。因推行步骤、方法不当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中途夭折的事例并不鲜见。因此,掌握正确的步骤、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步骤1:成立推行组织
  成立推行委员会及推行办公室,确定委员的主要工作,编组及责任区划分。建议由企业主要领导出任5S活动推行委员会主任职务,以视对此活动之支持。具体安排上可由副主任负责活动的全面推行。
  步骤2:拟定推行方针及目标
  1.方针制定:
  例一:推行5S管理、塑公司一流形象
  例二:告别昨日,挑战自我,塑造公司新形象
  例三:于细微之处着手,塑造公司新形象
  例四:规范现场现物,提升人的品质
  方针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要有号召力。方针一旦制定,要广为宣传。
  2.目标制定:
  先予设定期望之目标,作为活动努力之方向及便于活动过程中进行成果检查
  例一:第4个月各部门考核90分以上
  例二:有来宾到厂参观,不必事先临时做准备
  注:目标的制定要同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步骤3:拟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法
  1.拟定日程计划作为推行及控制之依据
  2.收集资料及借鉴他厂做法
  3.制定5S活动实施办法
  4.制定要与不要的物品区分方法
  5.制定5S活动评比的方法
  6.制定5S活动奖惩办法
  7.其他相关规定(5S时间等)
  大的工作一定要有计划,以便大家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项目责任者应清楚自己及其他担当者的工作是什么及何时要完成,只有相互配合才能造就一种团队作战精神。
  步骤4:教育
  每个部门应该对全员进行教育
  1.5S现场管理法的内容及目的
  2.5S现场管理法的实施方法
  3.5S现场管理法的评比方法
  4.新进员工的5S现场管理法训练
  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让员工了解5S活动能给工作及自己带来好处从而主动地去做,与被别人强迫着去做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教育形式要多样化,讲课、放录像、观摩他厂案例或样板区域、学习推行手册等方式均可视情况加以使用。
  步骤5:活动前的宣传造势
  5S活动要全员重视、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高主管发表宣言(晨会、内部报刊等),海报、内部报刊宣传,宣传栏
  步骤6:实施
  1前期作业准备::方法说明会,道具,全体上下彻底大扫除,建立地面划线及物品标识标准。
  3定:定点、定容、定量
  定点:放在哪里合适
  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
  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
  三要素:场所、方法、标识
  最后做成"5S日常确认表"及实施
  步骤7:活动评比办法确定
  加权系数:困难系数、人数系数、面积系数、教养系数
  步骤8:查核
  现场查核
  5S问题点质疑、解答
  举办各种活动及比赛(如征文活动等)
  步骤9:评比及奖惩
  依5S活动竞赛办法进行评比,公布成绩,实施奖惩。
  步骤10:检讨与修正
  各责任部门依缺点项目进行改善,不断提高。
  通过对5S管理进行定期的审查,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步骤11:纳入定期管理活动中
  标准化、制度化的完善
  实施各种5S现场管理法强化月活动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企业因其背景、架构、企业文化、人员素质的不同,推行时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问题出现,推行办要根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采取可行的对策,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5S现场管理法实施要点
  整理:正确的价值意识---「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整顿:正确的方法---「3要素、3定」+整顿的技术
  清扫:责任化---明确岗位5S责任
  清洁:制度化及考核---5S时间;稽查、竞争、奖罚
  素养:长期化---晨会、礼仪守则
  三、我国企业在5S管理中存在中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5S管理逐渐传入我国并推广应用。我国企业推行5S比较成功的有海尔等。但大部分企业在实施5S管理却收效甚微。当前,我国企业在实施5S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中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某些文化不利于5S活动开展。许多人做事缺少认真的态度,忽视细节,一件事往往“差不多”就行了,此外还喜欢做表面功夫,整理现场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5S活动注重细节,要求将小事做精。前面工作没有做好,后面环节自然根基不稳。如:打扫卫生,领导来,就搞突击大扫除,领导走后,又会是垃圾无人清理,工具乱摆放随处可见。如果现场的东西没有整理完全,整顿就不会有很好效果。不重视细节的态度,必然会影响5S的效果发挥。
  (2)对5S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在内把5S等同于大扫除。不错,5S有很多内容与大扫除相似,使现场环境变得干净、整洁等,但更重要的作用是能提高员工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大利润。认为5S只是生产现场的事情。这种看法是错误的。5S活动的实施范围还应该包括员工的生活环境,如:食堂、员工宿舍。如果员工的生活环境差,他们又怎么会有心思认真工作呢!由于我国企业实施5S成功率比较低,一些管理者就认为5S只是锦上添花,没什么实质性效果,企业有空闲、有时间就搞搞5S,不然就不用推行5S。这些狭隘理解的结果势必导致5S活动的形式化,不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3)5S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法存在问题。5S活动的实施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我国有些企业在实施5S活动过程中却往往贪大求全,妄图短时间内就在企业内全面实施5S;又或者是实施方法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虎头蛇尾。加之在实施过程中不注重企业实际情况,对其他企业的方法照搬照抄。热衷于贴各种花花绿绿的标语口号,而不是去制定具体实施标准。员工们抱着模糊笼统概念去做,效果很不好。另外,我国企业在5S活动中的执行力不够。虽有一些相关制度措施,但执行起来不问细节、没有监督、缺乏强有力的机构建设。
  (4)领导重视度不够。领导重视度不够是5S管理不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管理者只是把5S的命令下达,而对实施进展漠不关心。例如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尽管平时口头上时刻都在强调5S,却很少去现场。很难想象,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员办公室是杂乱无章的,文件、报纸像小山一样地堆放,而下面的各个机构工作会很生机无限。这样,5S运动没有进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针对我国企业的建议
  结合我国企业5S管理的现状,针对我国企业在实施5S管理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促进5S在我国的发展:
  首先,确定推行组织。这是成败的关键所在,任何一项需要大面积开展的工作,都需要有专人负责组织开展,推行5S也绝不例外。
  其次,制订适合本企业的5S指导性文件。文件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有了明确的书面文件,员工才知道哪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
  再次,培训、宣传。有了组织和文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培训。
  培训的对象是全体员工,主要内容是5S基本知识,以及5S指导性文件。宣传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5S意识。
  接着,全面执行5S。从车间到办公室,从厂长到普通职工,都要投入到5S中来,在企业中建立一个良好的5S意识。
  最后,监督检查。通过不断监督,使5S在每位员工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并最终形成个人做事的习惯。领导的言传身教、制度监督非常重要;一时养成的坏习惯,要花十倍的时间去改正。这一点可以和内部质量审核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五、结语
  5S管理方法的核心是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现场的每个人以其自身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各自的作用。正如一位日本的管理学家说的,没有人能完全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使她的一小部分变得更美好。
大亚湾小蛋 2019-5-29 20:01:39 来自手机
回个帖子,下班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11:15 , Processed in 0.2297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