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9605

[经典软文]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续2) [复制链接]

IE24号 2010-10-3 02:48:39
</script>30. 利用工厂检测资源适用哪些范围?
答:1.样品体积大,运输费用高,运送困难;
2.产品季节性强,生产周期短;
3.仅为一个批量生产,以后不再生产的产品;
4.{词语被屏蔽}特殊情况。

31.利用工厂检测资源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根据工厂实验室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和软资源的综合情况,结合产品特点,利用工厂检测资源进行样品检测分为如下两种方式:
1.工厂目击检测方式(简称WMT)
试验由认证机构评定具备资格的工厂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针对工厂提交认证机构的检测计划,认证机构派指定实验室工程师对部分检测项目及检测条件进行目击,检测人员负责出具原始记录,并与目击工程师一起按规定的格式起草检测报告,由相关实验室审核批准出具检测报告。
2.利用工厂设备检测方式(简称TMP)
试验由认证机构派出的指定检测机构的工程师利用工厂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工厂应派检测人员予以协助,检测报告由指定实验室出具。


32.利用工厂检测资源的工厂实验室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只有经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审核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工厂实验室,方可利用工厂检测资源进行样品检测:
1.WMT方式
(1)满足ISO/IEC17025标准要求,认可范围包括WMT检测标准和项目。
(2)承检人员应熟悉产品结构、检测标准,具备有一定的检测经验。原则上应有2年以上的相同产品标准的检测经历。
2.TMP方式
满足ISO/IEC17025标准第5章技术能力要求。
认证机构根据具体产品特点,可提出补充要求。

33. 工厂实验室如何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资格?
答:个别情况下,申请人应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并按以上条件进行自查,将自查结果及相关资料随申请提交认证机构审查。认证机构和相应的检测机构应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核查,并保存相应的审核评定记录。对评定合格的,方可利用工厂实验室资源进行检测。
认证机构应及时将评定合格的工厂实验室报认监委备案。一般情况下,申请人也可向CNAL提出申请。

34. 认证机构、检测机构利用工厂检测资源进行强制性认证产品的样品检测该承担什么责任?
答:利用工厂检测资源进行样品检测,并不免除、减轻或转移《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规定的指定检测机构、认证机构应对检测结果、认证结果应负的责任。指定检测机构对样品检测报告和检测结果负全部责任。
检测报告中应注明利用工厂实验室资源的情况。

35. 利用工厂检测资源进行强制性认证产品检测怎样收费?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WMT和TMP检测费按照已报国家计委备案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检测费标准》的50%收取。{词语被屏蔽}项目如实验室能力的审查、现场检测的工时等的收费参照《CNAL认可收费标准》中的工厂审查费的标准收取。WMT和TMP的检测费以及现场检测的工时费总和不能超过同类产品送样检测的全部费用,上述费用由相关的检测机构收取。

36.样品型式试验不合格的处置原则与工厂审查的不合格判定及处置基本原则是怎样的?
答:1.样品型式试验不合格的处置原则是:
型式试验不合格或不符合的,允许换样品,直至合格。重复检测费按实际进行的检测项目收取,完事的型式试验报告原则上应针对一个样品完成。
2.工厂审查的不合格判定及处置原则是:
(1)工厂审查结论分为以下3种:
①无不符合项或少量轻微不符合项,且现场已攻进并经审查组确认的,工厂审查通过。
②较多轻微不符合项,但还没有对产品一致性造成严重的影响时,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后并经审查组确认后,工厂审查才能通过。
③有较多不轻微不符合项构成系统不符合时,或个别严重不符合项,且直接危及产品的一致性时,审查不通过。
(2)轻微不符合项和严重不符合项的界定。
轻微不符合项:可能对产品的安全、电磁兼容质量产生轻微影响类的不符合项。
严重不符合项:产品或生产质量环节产生严重的安全、电磁兼容质量问题或某质量环节的问题,有可能造成对产品的安全、电磁兼容质量产生隐患类的不符合项。
对于产品及产品过程控制的审查判定,如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原则上判为严重不符合项:
① 关键件与型式试验时不一致,且未获认证机构变更同意。
②未按实施规则中例行检验、确认检验进行检验。
③抽样检测不合格。

37.申请人可以自由选择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申请吗?
答:认监委已经指定了9家认证机构具体承担第一批目录内产品的强制性认证任务,并对各机构的业务范围进行了指定。申请人根据产品类别向相应的指定认证机构申请。对于业务范围存在交叉的产品,企业可以自由选择认证机构。

38.同一企业的同类产品同时向两个认证机构申请认证时,工厂审查活动可否实现一次审查,结果共用?
答:针对这种情况,认监委的原则是不重复审查,不重复收费。认证机构间应对此作出安排,互相承认检查结果。同时,希望企业尽量避免同类产品向两个认证机构申请认证的情况发生,避免认证程序复杂化。

39.CCC认证是否承认境外{词语被屏蔽}认证机构的认证/检测结果?
答:根据平等互利原则,认证/检测结果的互认是以政府机构间的或政府承认的双边或多边协议为基础的。中国一贯提倡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认可认证/检测结果,避免重复检测、重复认证,消除技术贸易壁垒。如IEC中国国家委员会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组织IECEE CB体系成员,因此我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承认IECEE CB 体系成员组织出具的CB证书及报告(在我国承诺的标准范围内)。

40. 强制性产品认证咨询代理申请机构是否仍须注册备案?
答:是的。为确保CCC认证制度规范动作,方便企业申请认证,国家质检总局和认监委已经制定并发布了相关办法,对代理申请机构进行注册管理

41. 2002年5月1日-2003年4月30日之间申请CCC认证适用认证实施规则有哪些?
答:1.2002年5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一律不得颁发老证书。
2.《第一批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的原须获得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和CCEE认证证书的产品(以下称“老产品”),可以按照原适用认证规则中的技术要求申请获得CCC认证证书,该认证证书有效期至2003年4月30日。2003年5月1日起,相关产品必须符合新规则的技术要求,方可继续保持认证资格,使用CCC标志。
3.已获得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CCEE认证证书的老产品,在此期间申请换发CCC认证证书的,必须符合新规则的要求。

42.根据认监委2001年第2号公告,对已获得CCIB标志和长城标志但在2003年4月30日前购进仍未售完的商品,应向地方质检部门备案,请问原则和程序?
答:当时商品的拥有人应按如下原则进行备案:
1.对已获CCIB标志的产品,向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2.对已获长城标志的产品,向当地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3.原则上,应采取在销售地分别备案的方式。
4.2003年4月30日前进口、购进、出厂的未售出持有临时CCC证书的产品,也应在所在地质检部门备案,方可在质检部门监管下继续销售。

43.2002年5月1日-2003年4月30日之间,新旧认证标志如何使用和办理?
答:自2002年5月1日起,任何机构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发放CCIB标志和长城认证标志。申请人原已购买的认证标志,在2003年4月30日前可继续使用。
新的认证证书持有者或CCIB、长城认证标志已经用完的获得老证书的持有者需要继续购买标志的,证书持有者应凭有效的CCC认证证书或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长城认证证书到国家CCC认证标志发放管理中心申请CCC认证标志。

44.对于已经获得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长城认证证书的产品,申请转换CCC认证证书时,是否进行工厂审查?
答:换证时,原则上不对工厂进行审查,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差异部分的审查应安排在下一次对工厂监督时进行。

45.对于CCIB、长城标志的使用采用模压等自行印制方式的产品,可否延长新旧标志使用的过渡期限?
答:不可以。
证书持有人应在2003年4月30日前确保自2003年5月1日起出厂的产品使用CCC标志。但对于2003年4月30日前已经进口、购进但未销售完成的产品,可以继续携带原标志,但须经地方质检部门核准备案。

46.在过渡期内,同一产品上或同一包装物上可否同时显现新旧认证标志?
答:不可以。
已经获得CCC认证的产品,必须加施CCC标志,不能显现老标志。过渡期内对于印有老标志的外包装物,可以继续使用,但鼓励用CCC标志覆盖旧标志,但过渡期结束后,须用新标志覆盖旧标志(包括过渡期结束前已进入市场的产品)。bobpei (2005-4-01 13:03:56)47.已经获得长城认证或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的在销或在用产品,由于返修,2003年5月1日后,再次返还商家或消费者的产品,是否必须获得CCC认证后方可返还?
  答:获得长城认证、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的在销品或已经进口的但尚未销售的产品,2003年5月1日后在地方质检部门备案后,可继续销售。返修产品再返回的可以选择备案的方式。

48.CCC认证的认证、检测机构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答: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指定认证机构和为其提供服务的指定检测、检查机构应当就认证活动中和获证产品质量所旨发的责任问题做出安排,办理认证责任保险,认证机构对认证结果负责,检测、检查机构应当在一定权限内对检测、检查结果负责。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因产品不符合认主下要求给消费者造成损害,属认证机构工作失误的,认证机构要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49.如何获得对应HS编码的认证产品目录以及认证范围疑义的解答途径?
答:国家认监委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对应HS编码的详细的认证产品目录(AQSIQ、CNCA公告第60号)。对于有关方面对认证范围届定存在疑义的,应向认监委询问,认监委负责答复。

50. CCC认证制度发布后,有关方面纷纷举办相关的培训或说明会,对制度和有关问题的解释也不完全一致,有的机构借培训收费、搞咨询和代理业务,认监委对此有何管理规定?
答:我委也收到过关于CCC认证制度培训的反映,为规范CCC认证制度的培训、咨询和代理活动,我委、质检总局和有关部门发布了如下文件,对相关活动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对CCC制度的培训:认监委于2002年5月21日发布了第9号公告,具体要求如下:
* CCC认证制度的说明或培训活动由认监委举办或由举办单位向认监委递交书面申请,经书面批准并给予批准号后方可举办。
* 举办说明活动的费用应以不盈利为目的合理收取。
* 说明或培训活动讲解内容应严格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以及国家认监委、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文件编写。
* 说明或培训活动的讲解人应具备认证工作经历,熟悉、掌握有关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方针、政策及相关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和检测标准,且参加过这些文件的起草和编写工作。
* 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有关问题的答复原则上由认监委以文件的形式发布,文件中未包含的{词语被屏蔽}政策问题应报认监委批准后方可答复。
* 举办单位不能借说明会之机对企业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咨询活动,强迫或要求企业委托其代理认证申请或{词语被屏蔽}商业行为。
--CCC认证申请的代理:国家质检总局已于近期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代理申办机构管理办法》,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代理申办机构提出明确的资质要求以及注册规定。

51.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更新程序的原则有哪些?
答:国家认监委负责强制性产品认证用标准及相关技术规则的确认,对标准等强制性认证规则的变更作出安排。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更新和标准更新后获证产品的确认原则是:
1.强制性产品认证中新标准的强制采用日期
(1)对于列入认证实施规则内的标准,标准变更时,原则上按标委发布的实施规则中的检测标准,认监委不再另发有关更新标准和新标准采用日期的通知。如遇特殊情况,认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对标准采用、认证程序和过渡等作出安排。
(2)对于新发布目录内所采用的标准,按照认监委公布的认证实施规则所规定的实施日期执行。
2.认证机构应收费标准更新信息。国家发布新标准后,认证机构应在适当时机,向啐监委报送标准更新信息和采用新标准建议,以及新旧标准差异、对获证产品的确认程序。
3.为保证各认证机构间的确认基本要求相互协调,认监委对认证机构报送的资料进行审核备案,并对提出的确认程序审核、批准后实施。
4.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新标准的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期间,凭申请人的申请可按新标准或旧标准进行认证检测(仅指认证);实施日期后必须按新标准认证检测。
5.对茑产品的确认程序应本着保证认证目的(如安全、EMC)为原则 ,在此基本上根据具体的标准更新情况制定便捷的程序进行确认。
6.认监委与标委建立釃沟通机制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

52.什么叫多功能产品?
答:多功能产品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产品功能的产品。
目前,多功能产品常见于同时具有信息技术设备和广播电视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和家用电器、电信终端产品和信息技术设备或广播电视设备功能产品。如复印、传真、打印一体机,带音频、视频输出和/或调制解调卡的多媒体计算机产品、带视频输入的显示器、带与计算机相连的数据端口的信息家电产品等。

53. 多功能产品检测任务是如何分配的?
答:以产品的主要功能和主要使用目的对多功能产品进行归类,由相应的检测机构承担检测。对于个别项目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分包缎带其它指定的检测机构。

54. 多功能产品应满足哪些认证规则?
答:对多功能产品除要满足主动能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外,还必须东路{词语被屏蔽}功能对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包括样品检测及工厂审查要求。单元划分、榈检测应以主动能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中的划分原则、检测标准为主,同时兼顾{词语被屏蔽}功能产品对应的认证实施规则中的划分原则及检测标准或检测项目。
  多功能产品认证证书中应反映检测中实际使用的主要检测标准和兼顾标准。

55. 多功能产品认证几种典型情况的处理原则
答:1.对于信息技术和音视频设备的多功能产品
(1)以一个实施规则的标准为主进行检测,对于用途以信息处理为主的产品以GB4943、GB9254、GB17625.1为主要检测,对于用途以广播电视为主的产品以GB8898、GB13837、GB17625.1为主要检测标准。
(2)对于安全项目的检测,按IEC导则112“多媒体设备的安全导则”要求进行;对于电磁兼容的检测,以一个标准为主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增加检测项目,如对于带音频、视频输出的计算机产品按GB13837增加音频、视频传导功率测量(若带射频输出,增加射频输出端无用信号测量)等,对于数字音像设备按GB9254辐射骚扰场强测量(不只**基波和谐波,新的CISPR13正在增加相关内容);本条在没有新国家标准发布前暂不执行。
   2.对于信息技术设备中含有电信终端功能产品的多功能产品
(1)以信息技术设备实施规则的检测标准(安全和电磁兼容)为主进行检测。
  (2)兼顾电信终端产品的实施规则,有雷击检测要求的,要按规则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
3.信息家电产品
(1)以家用电器产品实施规则的检测标准(安全和电磁兼容)为主进行检测。
(2)兼顾信息技术设备产品的实施规则(具体兼顾内容待讨论)。
4.多功能产品中,一部分功能是目录内产品,{词语被屏蔽}部分功能为非目录内产品。
多功能产品中,只要整机的主功能是目录内产品,则原则上办公室为目录内产品。fxplc (2005-4-13 21:55:52)不错不错,支持一下willow486 (2005-4-16 13:03:40)正在申请认证
多谢Lilly (2005-4-17 00:25:48)不错不错,dingdingcjc4321 (2005-7-20 08:20:42)不错不错,支持一下qualityfirst (2005-10-30 16:16:22)It's good,thanks!
dongdong神器 2019-5-20 13:28:37
OMG!介是啥东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6-15 08:05 , Processed in 0.2221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