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1309

[经典软文] QC活动报告 [复制链接]

fenghuaxueyue 2010-10-3 02:49:35
</script>QC活动的报告资料供大家参考
评审目的  评价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包括质量方针的适宜性和质量目标的实现状况,质量体系的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
评审会议时间  2005.01.03下午16:00-17:30
评审会议地点  公司会议室
会议参加人员:马业众、马业华、周烽、陈国炎、吕绍兵、代建汉、郭亮、杨岚、王书平、钟志强
评审会议议程:
1、  主持人马总宣布开会:开场白
2、  内审组长代表内审组作《内部审核报告》。
3、  管理者代表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汇报
4、  各部门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a.  销售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b.  工程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c.  生产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d.  品质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e.  采购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f.  物控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g.  行政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5、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议
6、主持人马总进行会议总结
注意事项:
1. 凡确定需参加会议的人员应事先安排好{词语被屏蔽}工作,确保准时出席,特殊情况必须向管理者代表请假。
2. 相关人员应按时准备资料,在会议召开天前三天交管理者代表。
批准      日期      编制      日期  
1.评审目的:
评价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包括质量方针的适宜性和质量目标的实现状况,质量体系的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
2.范  围:
公司现有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3.时间及地点:
2005.01.03下午16:00-17:30 公司会议室
4.主  持:马业众总经理
5.参加人员:马业华、周烽、陈国炎、吕绍兵、代建汉、郭亮、杨岚、王书平、钟志强
6.各部门准备资料要求:
A内审各部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各部门)
B 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销售部)
C 顾客投诉情况(销售部)
D 公司及各部门质量目标达成情况(各部门)
E 项目/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工程部、品质部)
F质量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各部门)
G 重大预防措施建议(各部门)
H 质量体系的改进需求(各部门)
I 各部门的资源需求(各部门)
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汇报
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于2004年7月开始建立,于9月1日开始运行,5个多月来,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得以顺利进行。
1.  编制和发布质量体系文件
公司在顾问公司的指导下,组织了由各部门主管参与的文件编写委员会,体系文件于9月1日正式发布并实施。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1份,程序文件12个,作业指导书8个。所有文件都经过严格的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并对文件的实施进行跟踪记录管理,确保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受控和有效性。
2.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a.  公司结合实际,制定并颁布了“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满足客户的需求”的质量方针,明确了公司质量管理工作总的宗旨和方向。
b.  制定了公司质量目标: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顾客满意度达到100%。同时各部门围绕公司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制定了部门质量目标,为衡量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制定了标准。
3.  资源的配制
a.  公司结合实际需要,调整了组织机构的设置,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做到权责清晰,分工明确;
b. 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了人员招聘和部门人员配置,基本做到了事事有人负责,人人都有事做;
c. 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对公司员工进行了ISO9000基础知识培训,内审员培训及上岗人员的再培训工作,保证了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d. 公司在物力方面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施等。
4.  实施第一次内审质量体系审核
公司于5月中旬,实施了新版体系文件的第一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本次审核覆盖了公司的所有中、高级管理人员和质量体系所覆盖的部门,共发现轻微不合格项3项,主要分布在开发部、系统集成部、行政部,经过近2周时间的整改,基本上得到了纠正,并由内审员进行了验证。通过审核发现,这些不合格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不熟悉所致。
5.  顾客反馈情况及处理
5月份客户服务部作本年度顾客满意度调查,根据客户的反馈情况,客户对我们产品的提供、价格、交货期、品质、技术服务等都是很满意的。5个多月来,客户在品质上对我公司的投诉共有1次(经分析,这次投诉是客户原因:主要是客户终端软件的问题,客户使用的是:PCANYWHERE,有一定的局限),客户服务部对此均具体分析了原因,并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了跟踪处理。在内审的检查过程中,共发出了3份《内审不合格报告》,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跟踪改善。
综上所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正常,各部门能够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完整和规范地填写相应的质量记录。因而各项基础管理工作都得到进一步加强,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通过健全完善和规范填写相应的质量记录,使管理朝着科学、实效的方向靠拢。
目前我们需要抓的主要问题有:
1)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和培训,努力使每个员工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公司的质量方针,了解自己应做什么,应按什么步骤去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2)对于因为工作拖拉或者客观原因造成质量记录欠缺或者填写不完善的部分,一经发现应立即改正。
         
采购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1质量目标达成情况:9、10、11月份总共有386次采购,其中质量未达标9次,入仓抽检批退率为2.3%,小于部门入仓抽检批退率8%的目标。
2产品质量分析,从交付验收情况来看,除临时采购的供应商以外,其余固定的供应商质量比较稳定,对公司的产品质量提高会有帮助。
3质量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 本部门员工己能理解公司质量方针并贯彻执行。
4预防措施:对供应商的生产进度和质量要求以及交货日期在下订购单后,进行电话追踪。
5、改进机会:对----关于S718说明书质量所出现的问题提醒自己以防类似情况再发生。
6、资源状况:本部门现有资源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7、内审情况:首次内审本部门发现1个不合格项,主要是关于对供方评定记录表格的不完善,现己整改。
编制:     日期:
生产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1、内审情况:首次内审本部门发现二个不合格项,第一、生产线《修理报表》未进行编号控制,现己改进;第二、无10月份生产部质量目标达成统计分析记录,现己完成此项统计分析记录。
2、质量目标达成状况:
9月份检验3959件,不合格品103件,合格率97.3%;
   10月份检验3551件,不合格品55件,合格率98.4%;
   11月份检验4275件,不合格品54件,合格率98.8%
   目前己达成公司质量目标(产品合格率大于95%)。
3、产品质量分析,从品质部制程检查记录来看,主要是一、工艺问题;二、物料标识;三、来料问题,现己基本控制,并针对性的发出了纠正措施要求书P2040909、P2040926、P2041117三份报告书。
4、质量方针贯彻执行情况:本部门员工己能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以人为本、共创优质、持续改进、满足顾客”,并己贯彻执行。
5、预防和改进机会:现针对所出现的问题,以后所有带按键的一定先洗板后焊锡,所有仓库物料必须做到一物一格摆放,不给同类物品不同型号的产品混装。
6、资源状况:本部门现有资源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行政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1、内审情况:首次内审本部门发现一项轻微不合格项,主要是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无报告。
2、纠正措施:己补报告记录。
3、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员工试用合格率:9月试用6人,合格6人,合格率100%
      10月无试用员工
      11月试用2人,合格2人,合格率100%
培训计划完成率:9月计划1次,完成1次,合格率100%
      10月计划2次,完成1次,合格率50%
      11月计划3次,完成3次,合格率100%
文件发放及时率:9月发放40次,及时发放40次,合格率100%
      10月无发放
      11月发放4次,及时发放4次,合格率100%
4、质量方针:本部门员工能理解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能贯彻执行。
5、人力资源情况:己增聘行政主管1人。mantail (2006-12-17 19:25:58)不错啊
楼主可以整成一个文件传上来跟好看些gansional (2006-12-18 10:17:58)very good !We will do it soon.lumar_81 (2006-12-19 08:19:32)不错啊  xiexiexiexiecolleen (2006-12-19 10:45:19)你们的质量目标也太吓人了,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客户满意度100%,我相信这是任何一家公司也不敢保证和做到的,你们公司是不是有点太牛了?liuaochen (2006-12-19 19:32:07)不好意思,这里只能这样,我也不清楚如何处理?
本来是表格的,上传就这样了,请大家原谅leleiii (2006-12-22 12:30:28)你们公司的品质会议内容真多啊,不是要开一天?
dongdong神器 2019-5-20 13:51:25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英明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6-15 09:14 , Processed in 0.2145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