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623

[精品文章] 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 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复制链接]

拥抱大树 2023-2-26 19:12:19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工程上强电一般指的是建筑电力安装,照明、插座、 配电 房,根据各国的标准不同,基本上施工的都是110V或220的电力设备、管线安装。


弱电是指消防、智能化等工种,一般安装的设备用电基本是 低压电 ,包括,消防、网络、广播、楼宇对讲、 监控安防 、 楼宇自动控制 等等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强电与弱电是相对的概念,从概念上讲,主要区别是用途的不同,而不能单纯的以电压大小来界定两者关系(如果非要指定用电压区分的话,那就把36V(人体安全电压)以上划定为强电, 36V(人体安全电压)以下为划定为弱电。)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区分原则是:强电的处理对象是能源(电力),其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功率大、频率低,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减少损耗、提高效率,弱电的处理对象主要是信息,即信息的传送和控制,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主要考虑的是信息传送的效果问题,如信息传送的保真度、速度、广度、可靠性。它们大致有如下区别:


(1)交流频率不同


强电的频率一般是50Hz(赫),称“工频”,意即工业用电的频率:弱电的频率往往是高频或特高频,以KHz(千赫)、MHz(兆赫)计。


(2)传输方式不同


强电以输电线路传输,弱电的传输有有线与无线之分。无线电则以电磁波传输。


(3)功率、电压及电流大小不同


强电功率以KW(千瓦)、MW(兆瓦)计、电压以V(伏)、KV(千伏)计,电流以A(安)、kA(千安)计;弱电功率以W(瓦)、mW(毫瓦)计,电压以V(伏)、mV(毫伏)计,电流以mA(毫安)、uA(微安)计,因而其电路可以用印刷电路或集成电路构成。


强电中也有高频(数百KHz)与中频设备,但电压较高,电流也较大。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弱电己渗透到强电领域,如电力电子器件、无线遥控等,但这些只能算作强电中的弱电控制部分,它与被控的强电还是不同的。


由上可致,强电与弱电分类举例如下: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强电一般是指市电系统照明系统等供配电系统,包括空调线、照明线、插座线、动力线、高压线之类的。弱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电话线路,直流电压一般在36V以内。家用电气中的电话、电脑、电视机的信号输入(有线电视线路)、音响设备(输出端线路)、广播系统、楼宇自动控制(如门禁和安防)等用电器均为弱电电气设备。


根据弱电传导信号,强电传导电能的根本原则,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把强电与弱电区分开来了。比如,虽然电动剃须刀、手电筒等用电只是两节干电池(3V),但我们不能因为用电器电压电流小,就认为是弱电类,因为传导的是电能而不是信号,所以应该属于强电类。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弱电:


在电力系统中,36v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1kv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1kv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


直接供电给用户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如用户电压为380/220v,则称为低压配电线路,也就是家庭装修中所说的强电(因它是家庭使用最高的电压)。强电一般是指交流电电压在24V以上。如家庭中的电灯、插座等,电压在110V~220V。家用电气中的照明灯具、电热水器、取暖器、冰箱、电视机、空调、音响设备等用电器均为强电电气设备。


1000伏以下叫低压电一般分为380V 220V 110V 再低一般没有交流电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1000伏及以上的叫高压电一般分为10kV、35kV、66kV 110kV 220kV、500kV、750kV、1000kV


虽然二者说法不一,其实二者是差不多的,国家行业标准说的是对地电压,即相电压,而国电公司企业标准说的是线电压;我国的电压等级就这几个,实际是一样的;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对电压定义的修改,是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员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令第1137次会议通过))规定对高压的定义作了修改。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为高压,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为低压。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之所以出现二个标准,个人认为是政企分开后,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一个企业,没有能力发布行业标准,而政府部门和其它行业又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完成这项工作,造成技术标准相对滞后;在使用中,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必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标准,而在系统外部,由于行业标准并未修订,还继续有效。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触电:


工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电气安全知识,但由于比一般人更多地接触电气设备,触电机会也增多。造成电工触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单凭经验工作


电工由于受过电气安全知识与技能训练,往往会因此而麻痹大意,单凭经验去工作。在操作或检修电气设备时,不严格按照规程办事,以致酿成事故。如某厂电工在拆除由接触器控制的风机电机时,按下停止按钮,认为已经无电,未经验电就进行检修,结果引起触电,后经检查,接触器仍有一相触头粘连,造成一相带电。


2、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常常是造成电工触电的重要原因。实际表明,由操作者本人过失所造成的顺利 较多的。如某输油站,双回路供电,1999年7月8日上午,二段进线外线路停电,准备更换避雷器。下午5时10分,电工高某和蒋某负责更换已停电的二段进线杆上的避雷器,由于物件较多,当监护人蒋某返回变电所取避雷器时,高某脱离监护视线,误登当时正在运行的一段进线电杆,被10kV高压电击落至杆下水田中,致使左手臂和裆部烧伤。粗心大意,不经核实,在监护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人作业,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直接导致了这次事故的发生。此案例充分说明了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3、绝缘降低或火线碰壳


电气设备陈旧或其绝缘老化、受潮,在较大振动场所或经常要移动的设备,都容易发生漏电或火线碰壳。当触及这些设备而又无保护措施时,便会引起触电。较常见的是在携带式电动工具上发生的触电事故。此外,电气设备均应采取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措施,但实际上,有的接线很不规范。


4、不利环境


安装在有导电介质和酸、碱液等腐蚀介质,以及潮湿、高温等恶劣环境中的导线、电缆及电气设备,其绝缘容易老化、损坏,还会在设备外层附着一层带电物质而造成漏电。此外,在狭窄或光线昏暗的场所检修电气设备时,更易发生触电。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科普一下:


加装水电改造常用电源线、电线管:


一、电线及电线管


1】电源线种类选择:常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阻燃电线 ,简称铜芯塑料绝缘电线。有单股和多股软电线两种:


BV----铜芯塑料绝缘电线(单股)。成本低,用的比较。


BVR--铜芯塑料绝缘软电线(多股)。成本高,施工方便。同等截面积时,电流值大于单股铜芯线。


2】导线截面积(粗细)选择:铜芯塑料绝缘电线为例


1.5mm?----照明灯;


2.5mm?----房间插座、照明灯;


4mm?-----厨房、卫生间、空调。


3】线管:常用PVC线管外径:Φ15(16)、Φ19(20)、Φ32(30)。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磁珠:


磁珠的主要原料为铁氧体。铁氧体是一种立方晶格结构的亚铁磁性材料。铁氧体材料为铁镁合金或铁镍合金,它的制造工艺和机械性能与陶瓷相似,颜色为灰黑色。电磁干扰滤波器中经常使用的一类磁芯就是铁氧体材料,许多厂商都提供专门用于电磁干扰抑制的铁氧体材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高频损耗非常大,具有很高的导磁率,他可以是电感的线圈绕组之间在高频高阻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容最小。对于抑制电磁干扰用的铁氧体,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为磁导率μ和饱和磁通密度Bs。磁导率μ可以表示为复数,实数部分构成电感,虚数部分代表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它的等效电路为由电感L和电阻R组成的串联电路,L和R都是频率的函数。当导线穿过这种铁氧体磁芯时,所构成的电感阻抗在形式上是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在不同频率时其机理是完全不同的。


电分为两类强电和弱点_电的基础知识全解


在低频段,阻抗由电感的感抗构成,低频时R很小,磁芯的磁导率较高,因此电感量较大,L起主要作用,电磁干扰被反射而受到抑制,并且这时磁芯的损耗较小,整个器件是一个低损耗、高Q特性的电感,这种电感容易造成谐振因此在低频段,有时可能出现使用铁氧体磁珠后干扰增强的现象。


在高频段,阻抗由电阻成分构成,随着频率升高,磁芯的磁导率降低,导致电感的电感量减小,感抗成分减小 但是,这时磁芯的损耗增加,电阻成分增加,导致总的阻抗增加,当高频信号通过铁氧体时,电磁干扰被吸收并转换成热能的形式耗散掉。


铁氧体抑制元件广泛应用于印制电路板、电源线和数据线上。如在印制板的电源线入口端加上铁氧体抑制元件,就可以滤除高频干扰。铁氧体磁环或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干扰和尖峰干扰,它也具有吸收静电放电脉冲干扰的能力。


两个元件的数值大小与磁珠的长度成正比,而且磁珠的长度对抑制效果有明显影响,磁珠长度越长抑制效果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4-30 21:57 , Processed in 0.3706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4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