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18847

设备全员管理(TPM)的基础管理知识 [复制链接]

未知 2013-3-11 00:00:00
第一节基础管理知识
  设备管理的目的: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保持、提高设备的性能、精度、降低维修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事后维修(BM):所谓事后维修就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低下后再进行修理称为事后维修。其特点是设备的维修费用最低,适合于辅助作业线的简单设备。
  预防维修(PrM):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点检),以确定零件的更换周期,使故障停机损失降到最小。预防维修适用于关键设备和重要设备。
  改善维修(CM):为防止和延缓设备的劣化或便于日常点检、维护、修理而对设备进行的改进,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减少重复故障,延长机件寿命,降低维修费用。它适用于故障多、难维修、维修费用高的设备。
  维修预防(MPr):系无维修设计思想。即在设备设计时设法做到设备投入使用后,不需要对它进行维修或只需进行少量而简单的维修。它适用于有可能、有必要实行无维修设计的设备。
  生产维修(PM):所谓生产维修是以发展生产、减少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生产条件不同的设备分别实施预防维修(PrM)、事后维修(BM)、改善维修(CM)和维修预防(MPr)等不同的维修对策,也就是
  把故障造成的停机损失和防止故障的发生而投入的维修费用之和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维修方式。
  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即TPM)定义:
  1971年由日本设备工程师协会(JIPE)提出
  (1)设备综合效率提到最高为目标;
  (2)建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PM总系统;
  (3)涉及到设备的、使用、保养等所有部门;
  (4)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体人员参加;
  (5)开展小团体自主管理活动,推进PM活动。
  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方式。它要求按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取得准确的设备状态情报,制订有效的维修对策。并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恰当的维修,以有限的人力完成设备所需要的全部检修工作量,把维修工作做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其实质就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维修制度。其主要内容有;
  (1)实行全员维修制(a)凡参加生产过程的一切人员都要参加设备维修工作。生产操作人员负有用好、维护好设备的直接责任,要承担设备的清扫、紧固、调整、给油脂、小修理和日常点检业务;(b)各经营、生产管理职能部门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都要参加设备管理;(c)设备管理工作纳入公司及各分厂的经营计划,设备管理目标是公司经理及各分厂厂长的任期目标之一。
  (2)设备进行预防性管理:通过点检人员对设备进行点检来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实行有效的计划维修,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延长机件寿命,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保证正常生产,降低维修费用。
  (3)以提高生产效益为目标,提高检修计划性。(a)合理精确地制订定(年)修计划,统一设定定修模型;(b)提高检修人员的工时利用率,检修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
  预知状态维修(CBMCongtionBasedMnintenance)是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维修。应用设备诊断、状态监测技术来准确掌握设备的劣化程度和部件的剩余寿命,根据测得的定量数据,制订最合适的维修计划和维修手段。这种维修方式避免了设备的过维修,又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保持了设备的精度,保证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降低了维修成本。当然最理想的是对所有设备都实行预知状态维修,但现实状况还不能对所有的故障原因都确定一种诊断和监控方法,即使在技术上成立,由于经济原因也不宜全部实行,所以必须根据机器设备的重要性,维修性及经济性来综合考虑。
  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机械磨损;(2)裂纹;(3)塑性断裂和脆性断裂;(4)腐蚀;(5)劣变;(6)元器件老化等。
  设备劣化的主要原因
  1.润滑不良;2.灰尘沾污;3.螺栓松弛;4.受热;5.潮湿;6.保温不良等。
  设备润滑的三个要点
  (1)油种;(2)给油量;(3)给油周期。
  设备劣化的二种型式
  (1)功能下降型:在使用过程中,产量、效率、精度等性能逐渐降低。
  (2)突发故障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坏、失效,使设备停止工作。
  预防劣化的对策
  预防劣化对策:预防劣化、测定劣化、修复劣化
  预防劣化:(1)日常点检维护:给油脂、更换、调整、紧固、清扫;(2)改善维修:维持性能。
  测定劣化:点检检查-良否点检、倾向检查。
  修复劣化:(1)修理:预防预知维修、事后维修;(2)更新:更新、改造。
  机械设备的劣化部位
  机械设备的劣化一般发生在以下六个部位:
  (1)机件滑动工作部位;
  (2)机械传动工作部位;
  (3)机件旋转工作部位;
  (4)受力支撑及连接部位;
  (5)与原料、灰尘接触、粒附部位;
  (6)受介质腐蚀、沾附部位。
  电气设备劣化的主要原因
  (1)电的作用;
  (2)高温及温度变化的作用;
  (3)机械力的作用;
  (4)潮湿的作用;
  (5)化学的作用;
  (6)宇宙放射线作用。
  电气(仪表、计算机)设备的劣化部位
  (1)绝缘部位;
  (2)与介质接触、腐蚀部位;
  (3)受灰尘污染部位;
  (4)受温度影响部位;
  (5)受潮气侵入部位。
wuhan21212 2019-5-26 17:02:12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平常的文章只要大部分字(或单词)是认识的,我都能看懂,哪怕比较晦涩,只要仔细读读想想就能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了……但是楼主的帖子我连看两遍,又看了一些回帖,才勉强看懂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5-18 02:29 , Processed in 0.2114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