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0431

民族物流,流向何方? _ 工业工程网 [复制链接]

玩物尚志 2010-10-3 02:28:16
早在华宇与tnt签订收购意向之前,国内许多着名的民营物流企业,如大通、大田、申通等或与外资签约、或被国企并购,但先前都有些征兆。嘉里收购大通时,一波三折,颇费了些口舌。可华宇之举颇为神秘,在其庆贺成立十周年的会上,公司信誓旦旦:“创百强千年大计,塑中国物流名牌‘,令关心民族物流人士额手相庆,的确,历经十年艰苦创业,网点遍布全国,全资子公司1119家,客户高达190万余家,华宇有能力,也有这个气魄。不料瞬息万变,仅仅过了几十天后,华宇突然变脸,同tnt签订收购意向,令人懵然!华宇此招如同一位太极高手,手上比划着柔韧的推手,脚下却加紧走着八卦步……华宇,中国民族物流的这块“金牌‘,从此褪去了耀眼的光环……
  中国民营物流企业在未“与狼共舞‘之前,先被狼“吞噬‘了!这也给尚在独自经营的民营物流企业一个警示:我们的“舞‘技如何?能“与狼共舞‘吗?
  是什么原因促成并购风起?一言以蔽之,抢占业务网络。
  2005年11月,fedex一举拿下大田在国内550个城市的业务网络。fedex起家时以航空为主,由于缺乏地面的支持,通过收购多家公司后迅速地建立了地面网络,营业额呈直线上升。
  同样,嘉里大通总裁汪炜城在接受采访时,毫不讳言:“嘉里收购大通有几个好处或者说目的。第一是网络,我们花了4年时间,才建了7个站。如果要打通120个站,至少需要60年。而大通有120个站。第二是大通的生意。大通本身是盈利的,不是亏损的企业,同时还拥有戴尔等重要客户。第三是20年的努力,大通在业内创造了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我们是花钱买时间……‘
  与之相反,ups先是与中外运“结婚‘,待到羽翼丰满,瓜熟蒂落后,2004年斥资1亿美元与中外运挥手告别,办理了“离婚‘手续。紧接着收购一些物流公司,迅速抢占23个大城市的业务网络。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先生深有感触地说:“结婚意味着离婚。‘
  无独有偶,就在国内物流业并购之潮,一浪高过一浪之时,国际物流兼并潮也同样如澜如涌,2004年dhl在收购印度最大快递公司蓝标快递后,2005年更是以66亿美元的天价吞并了国际物流大鳄英运,一举跻身国际最大的物流公司。前些时候,据传ups要收购tnt,最后虽不了了之,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吧。
  由此看来,物流并购是国际大趋势,是资源的重新整合,未来几年内可能会愈演愈烈。对中国物流界来说,“大限‘之年,其实也是“大比‘之年。
  中国物流这个巨大的市场有许多处女地尚待开垦,巨大的经济利益促使国际巨鳄聚焦于此,紧紧盯住,稍有机会,猛扑而上,可谓慧眼独具。
  毋庸置疑,国外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但他们在开拓中国市场上却鲜见作为,甚至还不如一些小企业走得便当。要想使企业尽快融入中国市场,实现本土化,并购是外企解决上述困难的最佳途径。
  同样,是什么原因促使华宇、大田等民营物流做出此举,与外资企业一拍即合?
  分析原因,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概括有三,政策、资金、人才。
  据2005年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记载:2005年,我国新增15万家民营企业,同年又破产了10多万家。有60%的民营企业5年内破产,有85%的民营企业在10年内销声匿迹,平均寿命只有2.9年。反观国外民营企业的旗舰巨艟,他们几乎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承而独领风骚。
  由上述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缺乏可行性分析。尤其是物流行业,准入门槛低,造成市场的无序。一些物流企业盲目地进入物流市场后,发展缺乏规划,停留在粗放的管理层面,稍有风吹草动则就退出,真是:进亦快,退亦快。即使做大做强的也难逃并购的劫难。
  2004年9月,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并上报国务院批准,物流业拍手称快。意见中第一项中的第二条对“完善物流企业税管理‘做出规定。2005年12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就此发出《中税发[2005]208号》的通知,可谓跚跚来迟。“山城二月未见花‘总之是见了,相对而言,其它规定则是“春风疑不到天涯‘,至今应没制定出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政策、政策,何时真正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
  笔者在采访一家大型民营物流企业的董事长时,他紧蹙眉头,倒吸了口冷气,说:“民营企业要想发展,现在越来越难了……一方面,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想跨上新的台阶需要资金的支持,可银行对我们的贷款微乎其微,甚至贷不到款。那么,我们争取上市,可是此路仍然不通。也就是说,政府从政策上不垂顾民营企业。相反,国企在贷款及人才上占尽天时、地利。我们现在是在夹缝中生存,要想发展,一句话,难!‘
  快言快语的宅急送总裁陈平先生说:“民营物流企业最大的瓶颈不是资源,也不是人才,而是资金。‘可谓一矢中的。
  2004年,华宇在“物流企业百强排行榜‘名例第四。2005年,华宇却下滑到第13名。从这个数字的变化,我们看到了华宇的困境,以及登峰后难以造极的窘境。
  华宇物流华东区总经理杜景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资金问题是华宇发展的困境,但主要还是考虑从tnt获得技术和人才的支持。‘笔者与杜景春观点正相反,华宇固然需要技术及人才的支特,但资金的困厄是首当其冲。企业发展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无可非议。民企选择合作或者被收购也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们可以说,并购对于王振华来说,不过是个人存款上多几位数字而已。但你不能不承认,这是花谢的前奏。
  还有人才问题。人才困厄着民企,同样也困扰着国企。只不过民企表现的尤为突出。
  民企从嗷嗷待哺,一路走来,备尝艰辛。如同唱戏一样,国企是“科班‘,而民企则是“票友‘,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徘徊于低端的服务。而tnt、ups等则是凭借着高端人才迅速抢战市场的。在同样的条样下,专业人才的首选是外资,其次是国企,民企则等而次之。
  另外,家族式和粗放式的管理使民企的人才频频跳槽,这已不是什么秘密。纵观海外着名企业,他们都有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同时尊重人才,尊重人才创造性的劳动。
  嘉里大通总裁汪炜城对记者说:“物流是服务性行业,没有经验的人去运作,建再漂亮的仓库也没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20年来他们(大通)与国内各地方建立的关系,这不是有钱就可以解决的。‘如今,汪炜城正指挥着原大通的四千多名员工拓展嘉里在中国的业务,已取得丰硕成果。嘉里不但收购了大通的网络,同样,原大通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也被收购了。
  说到底,我们在大声高喊人才短缺的同时,我们没有善于发现人才、尊重人才。
  其实,制约民营物流发展的瓶颈,还是上面提到的那句话,曰政策,曰资金,曰人才。
  民营物流辛辛苦苦,奋斗十几年创立起的网络,被外资有限的资金收买了。业内一位资深人士谈及此事,颇有扼腕叹息之慨。相信这些老总们更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谈及华宇为什么要选择tnt时,王振华说:“tnt是一家很注重人文理念,尊重本土企业和文化的公司。如果不和tnt合作,华宇同样能活的很好,但有了tnt,华宇将获得更加辉煌的明天。‘另据华宇一位高层透露,华宇被并购后,tnt将给华宇以足够的尊重。由此也看到王振华还想尽量保留“华宇‘这块金字招牌的矛盾心理。
  面对并购狂潮,国内各着名民营物流总裁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观点。
  上海成协物流总经理杨文华说:“为什么民营物流企业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整合行业资源,同国有和外资分庭抗礼呢?‘
  南方物流总裁官金仙则表示:“除了并购以外,上市、联营、独立发展都是我国物流企业可选择的道,就算同外资合作,也要有条件。‘
  宅急送总裁陈平更是掷地有声:“民营企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管外资出多少钱,宅急送不会卖。‘从他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民营物流的曙光。
  我们有理由相信,林林总总的想法和途径,王振华肯定也想到了。华宇如同自己的婴儿,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从呀呀学语到茁壮成长,这其中的苦衷王振华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难道他愿意将华宇拱手让给别人?
  中国许多着名民营物流为什么不约而同走上这条不归之路?难道中国物流只有国企一花独秀?
  我们能不能对民企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厚爱?我们期盼着中国物流百花园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万紫千红。
  现在国内物流是国企、民营、外企三足鼎立,支撑起物流的大厦。削“一足‘而保“一足‘,终非上策。失去民企相托的国企真能拱卫起民族物流的大厦?难说!
  华宇、大田、申通等在中国物流园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但透过并购的背后,我们不能不看到国际上典型的案例,是说国外的许多跨国垄断企业垄断着其他国家的行业,造成该国民族企业难以起步的案例多矣。我们不能不有所警惕,真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民族物流,流向何方?我们不能不痛定思痛!
@Xizi_P8dStzbT 2019-5-19 13:31:50
报告!别开枪,我就是路过来看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6-7 11:28 , Processed in 0.2138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