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1092

配送中心形成与发展研究 _ 工业工程网 [复制链接]

无怨无惠 2010-10-3 03:21:22
一、对配送中心的理解存在差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配送中心‘的词汇不断出现在各个领域,有一些国家已经用标准化方式给“配送中心‘以明确的定义。但是多数领域还是根据各人的理解使用“配送中心‘一词。即使在前些年,我国流通领域对国外研究比较多的内部杂志《国外物资管理》上面,在“配送中心‘一词使用上,也有差异,同一期不同的文章上面,不同作者所讲的“配送中心‘,有时候并不是指同一的事物。实际上“配送中心‘的称谓,在国内外都还没有能够做到规范化。因此,搞清“配送中心‘的含义,对于正确开展配送,正确进行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对于能够正确的交流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国内外对配送中心的说法大体例举如下:
  “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储备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 (《物流用语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现代物流学》);
  “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物流手册》);
  “是一种物流结点,他不以贮藏仓库的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发挥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也称作基地、据点或流通中心。‘(日本《市场用语词典》);
  以上仅仅是一些带有权威性的书藉中对配送中心的定义性的提法,为了更全面的认识配送中心,这里再引述一些文章和书藉中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配送中心的一些描述:
  “专门从事配送工作的物流据点称配送中心‘ (《物流学及其应用》);
  “配送中心是直接与顾客相联系的末端据点。‘(《国外物资管理》杂志文章《配送中心的设计》);
  “配送中心是典型的流通型仓库‘ (《国外物资管理》杂志文章《配送中心的设计》);
  “配送中心(仓库)是用以储存货物的场所。‘,“配送中心(仓库)是货物从制造厂商至零售商之间的中间贮存据点,配送中心就是一个为集中和分散货物、着重于使货物迅速流转的仓库。‘(《现代综合物流管理》);
  “根据不同经营者和不同的业务内容,配送中心还被称为流通中心、运输中心和货物贮场所等多种名称。‘(《物流手册》);
  “在典型的物流系统中,离开生产线的产成品首先对暂时存放于某一地点,最后被运送到离市场较近的某处,这里就是配送中心‘(《国外物资管理》杂志文章《配送中心计划管理》);
  配送中心“它的同义语有:物流中心、发送中心、物流终端、部件中心、存货点。尽管名称不同但其职能是完全相同的‘(《国外物资管理》文章《配送中心的职能及目的》);
  “通常情况下,现代仓库实际上就是配送中心‘(《物流技术》杂志文章《有关建立仓库和配送中心的办法》);
  “配送中心作为开展商品配送及相关业务的场所,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信息交流网络,对商品的采购、进货、储存、分拣、加工和配送等业务过程进行科学、统一、规范的管理,使整个商品运动过程高效、协调、有序,从而减少损失,节省费用,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词语被屏蔽}效益‘(《物流技术》杂志文章《构建新的商品流通体系》);
  “配送中心是末端物流的基地‘( 《国外物资管理》文章《浅议配送中心与配送》)。
  以上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产业、不同学者对于配送中心的不同认识和描述,反映了在“效率优先‘的市场经济的经济环境之中,人们主要追求的是由配送中心带来效率,而不过分拘泥于形式,这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现象。但是,概念的过分混乱和长期不能求同就会降低配送中心推广性和指导作用,也会使一个新的经济现象失去应有的理性,从而使发展受挫。所以,对于配送中心进行辨义,提出能够涵盖本质的定义,实际上是对配送中心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对于规范业态、指导发展是有益处的。
二、从仓库到配送中心
  追溯历史,很多学者认为配送中心是在仓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仓库的功能,几千年都是作为保管物品的设施,我国近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仍把仓库解释成“储藏粮食和{词语被屏蔽}物资的建筑物‘完全是一个静态的功能。有些专业词典多少作了些动态的解释,例如《中国物资管理词典》把仓库解释成:①专门集中贮存各种物资的建筑物和场所;②专门从事物资收发保管活动的单位和企业。从收、发两方面赋予了仓库一定的动态功能。但是,这些定义完全没有包含配送的本质内涵,所以,有不少学者把配送中心直接解释成仓库显然是不妥当的。
  在{词语被屏蔽}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总量的逐渐扩大,仓库功能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分化。在我国,早在闻名于世的中华大运河进行自南向北的粮食漕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转运职能为主的仓库设施,明代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的以储存、储备为主要功能的新型仓库,并且冠以所谓“转搬仓‘ 之名,其主要职能已经从“保管‘转变为“转运‘。在新中国建国以后,服务于计划经济的分配体制,我国出现了大量以衔接流通为职能的“中转仓库‘。 中转仓库的进一步发展和这种仓库业务能力的增强,出现了相当规模、相当数量的“储运仓库‘。
  在外国,仓库的专业分工,形成了仓库的两大类型,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
  流通仓库以保管期短、货物出入库频度高为主要特征,这和我国的中转仓库有类似之处,这一功能与传统仓库相比,有很大区别。货物在流通仓库中处于经常运动的状态,停留时间较短,有较高的进出库频度。流通仓库的进一步发展,使仓库和联结仓库的流通渠道形成了一个整体,起到了对整个物流渠道的调节作用,为了和仓库进行区别,越来越多的人便称之为物流中心或流通中心。
  现代{词语被屏蔽}中产业的复杂性、需求的多样性和经济总量的空前庞大,作为生产过程的延续,决定了流通的复杂性及多样性。这种状况又决定了流通中心复杂性及多样性,流通中心各有侧重的职能,再加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自己的习惯用语和相互之间的用语不规范的缘故,也就决定了出现各种各样的叫法,如集运中心、配送中心、存货中心、物流据点、物流基地、物流团地等等。在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为了挖掘物流过程中的经济潜力,物流过程出现了细分,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造就的普遍的买方市场环境,以服务来争夺用户的竞争的结果,企业出现了“营销重心下移‘、“贴近顾客‘的营销战略,贴近顾客一段的所谓“末端物流‘便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配送中心就是适应这种新的经济环境,在仓库不断进化和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创新的物流设施。
  三、物流结点中的配送中心
  要弄清什么是配送中心就需要明确配送中心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将配送中心与有相近概念的{词语被屏蔽}物流设施加以区分。从纵向来看,需要弄清物流结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层次关系;从横向来看需要区分配送中心、集配中心、流通仓库、仓库等不同功能的物流设施。许多物流学将物流网络划分成线路与结点两部分(结点在有些着作里又称接点),其相互交织连结,就成了物流网络。传统物流学还将物流过程划分为线上的运动及结点上的运动两种形式。
  物流结点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运输线上的结点,我国称之为“站‘,例如,货站、车站、转运站、编组站等等。与英文的对照词汇是Terminal,与日语对照的外来语词汇是タ—ミナル。日本工业标准(JIS)的《物流用语》中提出两种类型的物流结点,一个是トラック伐
你我她v 2019-5-19 12:07:47
1v1飘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6-8 00:40 , Processed in 0.2521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