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5604

风靡全球的TPM管理的核心 [复制链接]

未知 2013-6-17 00:00:00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系统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化为推进过程,以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维护、·保养、点检和维修体制。它具有可操作性,解决了设备管理需要“三分治、七分养”的问题,为设备管理“从人治走向法制,从经验走向规范”铺平了道路。
  TPM或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的核心是四个“全”:
  (1)以全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对于设备系统而言,TPM追求的是最大的设备综合效率,对于整个企业而言,TPM追求的是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综合效率反映了设备本身的潜力挖掘程度,即对设备的时间利用、速度和质量的追求。完全有效生产率反映了整个生产系统的潜力挖掘程度。
  (2)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制为载体。全系统的概念是由时间、空间、资源和功能构成的四维空间。时间代表设备的一生,从规划到报废全过程;空间代表从车间、设备到零件的整个空间体系,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包含整个生产现场;资源代表全部的资源要素,由资金、信息等构成;功能代表全部的管理功能,是PDCA循环的拓展,从认识到反馈的科学管理过程。
  
       
  TPM要求在一个四维空间上讨论预防性维修的运行,是一个全系统、全员的概念。
  (3)以员工的行为全规范化为过程。规范是对行为的优化,是经验的总结,它是根据员工素质、生产、工艺、设备实际状况等因素而制定的,它是高于员工的平均水平,而通过适当培训,员工可以掌握和执行的规范。规范是适应员工水平和企业设备状况的操作、维护、保养、维修行为标准。规范一旦制定就应要求员工强制、机械地执行,逐渐地员工由被动执行变成主动执行到习惯执行,最后变成素养。任何一个规范、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所以在实施过程一定要坚持以下原则:有制度按制度办;制度不完善,先按制度办,然后修改制度;没有制度先办,根据经验制定制度,然后逐步完善制度。。
  在企业的规范中,《岗位工作标准》和(设备点检定修标准》尤为重要(见附录1和附录2)。
  (4)以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设备管理“三分治、七分养”的含义是一个“全员”。全员表现在三个方面:
  1)横向的全员,即所有部门的参与。’生产现场的设备维护体系不仅是设备部门的工作,生产、工程、人力、财务等部门都应介人其中。
  2)纵向的全员,即从最高领导到最基层的员工都要重视,规范现场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
  3)小组自主改善活动,是全员的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细胞。自主式提案管理、单点式教材技术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手段。
wangjs 2019-5-21 17:32:10
纯粹路过,没任何兴趣,仅仅是看在老用户份上回复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zi_u6U2Xo6L 2019-6-3 17:58:59
我有愧于父母拿那么多钱供我去读书,而我偏偏选择了中文系,看来我毕不了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6-1 18:40 , Processed in 0.2285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