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0083

物流企业整合战略思考 _ 工业工程网 [复制链接]

无怨无惠 2010-10-3 02:36: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物流,认识到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是节约资源、人力财力、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更是中国入世后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物流业务具有经营资源专有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借用第三方物流的力量,以低成本、高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来选择物流供应商。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及早制定和实施有效战略是物流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宏观经济环境向好,行业前景乐观是物流企业的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形势下,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子商务浪潮的兴起,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益扩大。与此相适应,现代物流业连续10年以20%至30%的增速,在全球迅速发展。它不仅被普遍认为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的企业“第三利润源‘,同时,还与高科技、金融业一起,被人们称为第三大朝阳产业。
  中国实行改革开发政策以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一直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在世界经济普遍因地区局势动荡和战乱,以及世界范围恐怖活动的加剧,出现长时间萧条的情况下,中国的GDP增长率始终在 8%左右,而国际贸易的增长率更是以年平均12%的增速前进。值得一提的是,受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吸引,大量外资的涌入,使中国正在成 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再加上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带给外资零售业的巨大商机,包括沃尔玛等在内的众多零售业巨头纷纷入主中国,中国的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繁荣,大大刺激了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据摩根斯坦利公司的物流研究报告预测,2 003年中国的物流费用总量将超过2000亿美元,且预计10年内中国物流业务总量将保持在10%的年增长率水平上。宏观经济环境提供的市场机会,着实为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从政策上看,也是利好不断。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上有力推动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时间,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踊跃的良好氛围。物流行业将随着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快车快速增长。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现代意义的第三方物流业是一个仅有20年历史的年轻行业,而在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下,第三方物流可以被认为是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这就是说,该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该市场具有的渐进性、高增长性等特点,决定了物流行业,势必成为资本追捧热点。目前国内具备转型条件的类物流企业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以运输为基础的物流公司。这些公司优势主要在于利用原有的运输资产,扩展其运输功能,提供更为综合性的一套物流服务。目前马士基海陆、中铁快运等从事运输业的企业纷纷入主物流行业。
  第二类:以仓库和配送业务为基础的物流公司。传统的公共或合同仓库与配送物流供应商,已经扩展到了更大范围的物流服务,他们以传统的业务为基础,介入存货管理、仓储与配送等物流活动。这类企业成功转型的数量较多。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以邮政系统分离出来的各类快递配送公司。
  第三类:以货代为基础的物流公司。这些公司一般无资产,非常独立,但优势是与许多物流服务商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他们具有把不同物流服务项目组合,以满足客户需要的能力。目前,国内这类公司正在转型的货代公司较多,比较成功的有:北京富晨海集运公司、海程邦达货运代理公司等。
  第四类:系统剥离而成功转型的物流公司。一些实力雄厚的实体企业,把原有的物流部门剥离成一个利润中心,鼓励他们承接第三方物流业务。最初,由母公司为他们提供基本业务,以后则使他们越来越多地依靠第三方业务,类似成功的企业有海尔物流。
  根据对网络、功能、管理、服务和综合业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脱胎换骨于上述四大类母体的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 (竞争力和财务能力弱),“散‘(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的“大而全,小而全‘企业,普遍存在可利用资源分散,资源重复浪费严重,缺乏网 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混乱)等问题。
  三、实施整合战略是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的关键
  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的物流企业纷纷实施战略转型,它们将传统的以业务领域纵向划分的产业组织结构(例如:仓储、保管、运输和包装等),及时调整为横向的集约化水平的产业组织结构,实现了资源和流程的优化组合。
  比尔犯谴脑凇段蠢词彼佟分刑岢觥
礼貌成 2019-5-19 08:02:01
LZ敢整点更有创意的不?兄弟们等着围观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6-6 20:09 , Processed in 0.2227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