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1939

张近东 做中国的沃尔玛 [复制链接]

Christy 2011-2-13 07:06:52
来源:中国新时代作者:陈艳艳温总理曾勉励苏宁,要“成为中国的沃尔玛”。张近东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多次在政协会上提出关于“壮大中国现代零售业”的提案。他始终坚信,“13亿人的中国市场一定能够培育出世界500强的现代零售企业”
2007年的胡润零售富豪榜上,张近东以财富370亿元首次取代黄光裕成为当年的零售榜首富,曾连续三年蝉联零售榜冠军的黄光裕则以财富280亿元退居第二。曾有人这样评价张、黄:张近东是不幸的,因为他碰到了黄光裕。在这个一直被认为是开中国家电连锁行业之先河的黄光裕面前,张近东可能要做永远的追随者。
而张近东却不这样看,面对霸道的黄光裕,张近东曾放言,“做不过国美,我把苏宁送给你。”张近东与黄光裕似乎是必须要并驾齐驱的话题,没有了黄光裕,张近东的努力与成绩也许就不会如此耀眼;没有了黄光裕的霸道,也就凸显不出张近东的儒雅。 在残酷的零售圈里,真的是谁的门店多、谁名下的资产多,谁就是老大吗?也许在张近东心中,第一与否已经不重要。抛开黄光裕与国美,在这个大鱼快速吞食小鱼的竞争环境中,活下来并成为强者已经是一个奇迹,而承担得起{词语被屏蔽}责任,并且兼具儒雅、智慧,对张近东来说,或许才是真正的荣耀吧。
生存角力
在零售圈,儒雅是张近东公认的代名词,亦如黄光裕的霸道。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张近东,总给人知识分子惯有的浪漫以及性格平和的印象。然而骨子里,张近东却并不是个书生,在弱肉强食的零售圈里,刚性与韧性是生存的前提。可以说,张近东刚柔并济。1990年,张近东放弃了南京鼓楼区豪威公司的铁饭碗,和早他三年下海的哥哥在南京宁海路60号租下200平米、两层楼的门面房,一起创办了苏宁交家电。张近东是个头脑灵活又肯吃苦的人,在辞职前,就利用业余时间,和哥哥到处承接一些电脑、复印机、空调安装工程的业务,那时懂安装技术的人并不多,哥俩的生意很好,到夏季安装空调的旺季时,张近东和哥哥一样光着膀子干活。
三年后,哥俩一致认为,商场只卖电器不管安装,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于是,张近东拿出几年积攒的10万元钱,下海从商。
苏宁交家电开业没多久,哥俩就分家了,哥哥进入了当时刚兴起的房地产业,而张近东则继续留在了苏宁。当时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主要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录像机等,只要有这些家电拉进南京城,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别人都劝张近东也做这些热销品。可考虑再三,他却选择当时还没有普及的空调销售为切入口。
一台空调6000元,这在当时普罗大众每月不到100元收入的情况下,绝对算得上奢侈品,只有一些学校、单位和一些富有人家才有能力购买。张近东觉得这个冷门产品肯定是个机会。“客观因素是,春兰扩大产能、扩大招商,证明空调市场即将引爆;主观的因素是,第一,我不愿跟风,想冒险另辟蹊径。其次,虽然当时多数家庭买不起空调,但是医院、高校、企事业单位和部分高收入家庭对空调已有现实需求。直觉告诉我,未来市场肯定巨大。正所谓‘要行大船,必涉深水’。”
进货资金短缺,张近东就想出了“先付款,后交货”的办法,“那是一个短缺经济时代,供不应求是市场最典型的特征。
[1][2][3][4]下一页
绝望的佐木希 2019-5-20 07:47:06
纯粹路过,没任何兴趣,仅仅是看在老用户份上回复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精益人 ( 沪ICP备19004111号-1 )

GMT+8, 2024-6-11 04:44 , Processed in 0.2095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an.ren X3.5 Licensed  © 2001-2030 LEAN.REN